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看完牙醫牙齒還是痛?揪出你沒發現的牙痛原因!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9年06月05日02:53 • 發布於 2019年06月05日05:00 • 新聞中心陳宛欣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看了牙醫後,牙齒還是疼痛不已,怎麼會這樣?

愛知學院大學短期大學部牙科衛生學科教授稻垣幸司表示,牙齒痛不一定是牙齒本身在痛,就算去看牙醫也檢查不出什麼問題,這就是非齒原性牙痛造成。稻垣幸司指出,非齒原性牙痛可能是身體其他部位在痛、心理因素、或者不明因素等原因造成。

 

看了牙醫,牙齒還是隱隱作痛

牙齒會痛可能是齲齒(蛀牙)、牙齒神經(牙髓)發炎引起的牙髓炎、牙齒斷裂(牙根破碎)等等原因造成。但是到牙科診所看診、照X光,也檢查不出牙齒異常,諸如此類牙齒以外原因造成的牙痛,就是非齒原性牙痛。

非齒原性牙痛需要對症下藥,因為牙齒很健康,所以到牙醫診所治療也不見改善。牙醫診所沒有正確診斷,可能會將本來不需要治療的牙齒做了根管治療(抽神經)或拔牙等等不適當的處置。到無數家醫院診所看診卻得到「原因不明」的回覆患者也有很多,患者在精神或者身體上都受到了極大的壓力。

轉移痛

「轉移痛」是該感到痛的部位不痛,而其他不該痛的部位卻很痛。如吃冰時,顳顎感覺到痠痛不適,這就是轉移痛的一類。

疼痛就像電子信號,必須通過神經傳達至腦。而人體中神經錯綜複雜,在傳導痛覺途中電子信號混雜,導致腦誤判疼痛的部位,引起轉移痛。

引起牙痛最常見的轉移痛是肌筋膜發炎。用嘴巴呼吸,牙齒咬合狀況或者過度的壓力造成,眼部、脖子、肩膀的肌肉處於過度緊繃的狀態引起肌筋膜發炎。將嘴巴正常閉起,做做消除肌肉緊張的按摩或伸展運動,就可以有效改善疼痛症狀。

顏面抽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偏頭痛、叢集性頭痛、心肌梗塞、狹心症、副鼻腔的上顎竇發炎引發的上顎竇炎等等疼痛,也會讓牙齒感到疼痛。

下一頁為您分析牙痛的更多原因!

心理因素

身心性疾病引發的牙痛,就算經過檢查也發現不出身體有什麼異狀,這類患者經常會懷著自己是否得了重病的恐懼感,因而引發「慮病症」。慮病症又分為「疼痛疾患」和「身體型疾患」兩種。疼痛疾患是身體沒有異常但卻持續數月的疼痛,並影響患者的工作、人際關係和其他社交或工餘活動。身體型疾患是患者會常常抱怨身體疼痛及不適的情形,並且出現明顯的生理不適現象,醫師卻找不出確切的生理病變原因。

原因不明

原因不明的牙痛,如「非典型牙痛」或稱作「突發性牙痛」,好發於40歲世代的女性。很多人是去了牙科診所治療後牙齒開始感到疼痛,為了要舒緩痛感所以去抽神經、拔牙齒,但治療過後疼痛卻不見改善,疼痛甚至還會擴散至整個臉面。

最近醫界提出一假說,指腦在處理中樞神經的疼痛時出了異常,以解釋原因不明的牙痛。非典型牙痛吃止痛藥並沒有效果,必須靠吃三環抗鬱劑,或者將三環抗鬱劑和抗精神病藥並用才能有效治療疼痛。為了不要讓症狀更加惡化,還是去看個牙醫,直到藥物治療出現成效,也比什麼都不做好。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