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AI 教父」的成功無法複製?《黃仁勳傳》作者揭密輝達創辦人的獨特天賦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3月12日09:23 • 發布於 03月12日09:00 • 李岱君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不僅是眾所周知的 AI 的關鍵推手,他的商業智慧亦是管理者競相學習的對象。《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指出,透過貼身採訪黃仁勳,他發現黃仁勳的成功因素中,一部分是可學習的商業哲學,另一部分卻是幾乎無法模仿的個人特質。

究竟是什麼讓黃仁勳如此特別?他的成功模式究竟有多少可以學習,又有多少是來自與生俱來的天賦?

從黃仁勳身上學不來的 4 件事

維特首先指出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有些特質幾乎不可能被複製,它們構成了黃仁勳的與眾不同,也是多數模仿者無法企及的高牆。

1.超人般的學習能力

黃仁勳的學習速度令人嘆為觀止。15 歲才開始接觸桌球,在沒有任何背景的情況下,短短數月內就成為美國國家級選手。他的教練,同時是皇宮桌球館(Paddle Palace)的老闆盧.波泉斯基(Lou Bochenski)驚訝於這種前所未見的學習曲線,甚至寫信給《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雜誌,稱黃仁勳是「西北地區有史以來最有潛力的少年選手」。

這種非凡的學習能力也貫穿他的職業生涯。當輝達失去行銷長(CMO)時,黃仁勳決定自己接手,用一個周末消化 15 本行銷學著作,迅速掌握核心概念,至今仍親自主導公司的行銷策略。正因為他卓越的學能力,當 AI 浪潮來臨,他能在幾個月內從對人工智慧幾乎一無所知,到成為引領全球 AI 方向的頂尖專家。

2.高工作強度

黃仁勳的工作強度令人望而生畏,他一天至少工作 12 小時,一周 6 天,而且持續 40 年,是多數人難以企及的。

維特嘗試模仿這種工作方式來撰寫傳記:「我每天早上寫 1000 字,白天做採訪,晚上再寫 1000 字,連續工作 12 至 14 小時,9 個月內沒有休息一天,」結果他精疲力竭,近乎崩潰,甚至無法寫出一個句子,必須休息一段時間。

而黃仁勳卻堅持了 40 年。維特指出這種近乎超人的工作耐力很難僅靠後天培養,更像是先天稟賦的。

3.命運的眷顧

輝達曾多次面臨破產,《黃仁勳傳》寫道,黃仁勳常對員工說「現在仍是 1993 年(輝達創辦年份)」,他以此提醒自己輝達一路走來曾遇到的難關,能化險為夷,少不了運氣。

「在黃仁勳失敗的平行宇宙裡,他在做什麼?」維特認為,他仍會是一名傑出的電腦科學家,在申請先進微晶片的專利。因為黃仁勳不僅是執行長,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對技術的掌握程度不亞於公司中的任何人。但要從困境中脫穎而出,關鍵時刻的運氣也不可或缺,這是無法計畫或複製的。

4.生來就注定偉大

維特採訪黃仁勳的童年朋友本.貝斯(Ben Bays),他 10 歲時認識黃仁勳,此後 40 年未見。當被問及是否驚訝於黃仁勳成為價值千億美元企業的掌舵者時,他回:「一點也不驚訝。從我第一次見到他,我就感覺他注定會成就偉大的事業。」

「沒有人曾這樣評價過我,」維特感慨。這種被周圍人感知到的「命定感」,也許正是成就偉人的最神祕元素。

《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Stephen Witt)

可以向黃仁勳學習的 4 個管理哲學

《輝達之道》一書也提及,黃仁勳的個人意志形塑了輝達,換言之,輝達的文化與成功,其實就是黃仁勳的縮影,維特在研究後歸納出 4 項核心:

1.零億美元市場策略(The Zero Billion Dollar Market)

黃仁勳實踐一種反直覺的策略:專注小型邊緣客戶,而非大客戶。輝達初期僅服務少數量子物理學家,這一市場可能只有 500 至 1000 名潛在用戶,卻需要投入數十億美元來開發技術。

黃仁勳將此比作本田(Honda)進入美國市場的策略——最初只銷售青少年越野摩托車,占領小眾市場,隨後逐步擴展客群。這種策略雖然可能短期內不討好股東,但為企業建立了獨特優勢。

2.光速原則(speed of light)

此決策方法必須先確定在物理極限下,某事能達到理想標準的最快速度,然後倒推出可行計畫。這使輝達能夠像時尚產業一樣快速創新,有春季和秋季兩個產品發布周期,遠快於其他晶片公司。

「光速原則」也有助於掌握競爭框架,了解物理極限,就能知道競爭對手也無法超越的極限,從而設定合理且有挑戰性的目標。

3.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

黃仁勳在面對質疑時,堅持從基本原理分析問題:找出自己認為最佳的方向,然後堅定追求,不受市場短期反應影響。他從第一原理分析出並行運算在圖形領域存在「無限需求」的潛力,即使華爾街投資者長期不看好,他仍堅持了十年。

這給領導者一個啟示:不要被常規思維限制,應從根本原理出發,找出最可能成功的路徑。

4.一生一次機會(O.I.A.L.O.)

「Once In A Lifetime Opportunity」是黃仁勳決策的終極指南:當發現重大機會,便立即行動,哪怕得放棄已有的成功。當 AI 技術展現潛力時,他在一個周末內將輝達從顯卡公司轉型為 AI 公司,儘管當時 AI 硬體市場尚不存在。

核稿編輯:王宥筑

延伸閱讀

「有時少做一點,會更成功。」黃仁勳自承,輝達創業路上的 3 個致命傷
相信非傳統、未經探索的東西,就會找到你的輝達!黃仁勳給畢業生的 3 堂課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