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獸國於 2025 年 1 月 21 日登興櫃,成為全台唯一的公仔概念股,股價一路攀升至百元以上。公司目前在加州、上海、吉隆坡以及曼谷設有子公司,產品已推廣至 30 多個國家,去年更成功打入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通路。
這家從地下室小店起家的企業,究竟如何能獲得迪士尼、漫威等國際品牌的信任,不僅成為台灣美系玩具龍頭,更晉升為全台唯一的公仔概念股?
從網拍到做自己的產品,企業客製與 IP 代理雙軌並行
野獸國董事長楊詠喨早在美國會計事務所工作時期,就已在 eBay 及 Yahoo 奇摩拍賣平台販售美系玩具。當時銷售成績穩定,讓他看見市場潛力,進而決定回台創業,並設下「做自己的產品,賣向全球」的目標。
返台後,楊詠喨的創業之路從新北板橋的一間地下室小店開始。「每當有客人進店,我總能說服他們買第二隻公仔,」楊詠喨回憶道。他深知美系玩具屬於小眾市場,實體門店的展示能增加產品曝光度,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而只要消費者願意進店,就有機會消費,進一步成為回購客。
然而,僅靠銷售進口玩具並不足以實現他的願景,於是在奠定基本財務基礎後,他開始規劃第二條發展軌道——客製化公仔業務。
為了避開激烈競爭,團隊採取了精準的市場策略,鎖定 100 家以內的連鎖企業作為目標客戶。楊詠喨強調,大企業早已有相關供應鏈服務,小企業有需求,但沒有企業提供從提案、設計到製作一條龍服務,他認為這是市場缺口,決定主動出擊,向這些企業提案,為他們量身打造專屬贈品公仔。
他一家家叩門,讓大企業願意埋單,開啟客製化商案的可能性,例如,他們曾為國賓飯店設計了行李箱造型的「卡邦」公仔,讓品牌形象轉化為消費者能實際觸摸的紀念品,打開另一條商業曲線。
這樣做,除了擴大營收之外,其實同步也是在為了「製作自己的產品」練兵。他解釋,透過企業需求做產品,可以邊做邊學,往上游製造生產端摸索,也降低自己不熟悉市場就開模的風險。
隨著客製化案的經驗累積,野獸國的下一步便是簽下知名 IP授權。他們的第一個合作夥伴是楊詠喨個人最喜愛的《海綿寶寶》,接著是深受兒童喜愛的 RODY 跳跳馬;初期從 2D 印刷品,如杯子、毛巾等等周邊小物製作,再延展到 3D 公仔。
步步推進,楊詠喨更進一步,主動接觸迪士尼,成功簽下《神鬼奇航》IP 授權,邁出了向國際一線 IP 進軍的重要一步。
洞悉市場需求,打造大人都可以收藏的玩具
創業路上並非一帆風順,野獸國也曾經歷經營虧損的困境。面對挑戰,楊詠喨至少自問過數千次「我做的產品真的有人需要嗎?」這個問題的背後,是他對產品與市場適配性的反思。
他明白,若要長期經營,產品必須真正獲得消費者的喜愛並願意掏錢購買,否則再好的創意也只能是空中樓閣。這樣的自我檢視驅使他不斷調整產品策略。楊詠喨嚴格要求研發部門「不做無效的開發」。他建立了明確的 IP 選擇原則:「70% 是 evergreen(長青款),30% 是 new franchise(潛力款)」。所謂的長青款,指的是那些經典且大眾熟知的 IP,例如《咒術迴戰》、《幽遊白書》等。這類 IP 擁有穩定的粉絲基礎,產品自然有一定的銷售保障,能為公司維持穩定的利潤來源。
長青款 IP 的優勢在於其持久的市場吸引力,即使在流行趨勢變化的情況下,仍能保持一定的銷售量。這些作品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市場價值,粉絲群體廣泛且忠誠度高,為公司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降低了經營風險。
相比之下,例如近期在串流平台上播放的《SAKAMOTO DAYS 坂本日常》等新興 IP,雖有討論聲量但不如長青款為大眾熟知 IP,則屬於潛力款。這類 IP 雖然目前的受眾群體可能較小,但因其新穎的題材和高討論度,具有成為未來熱門 IP 的潛力。楊詠喨深知,合理配置這 2 類 IP 的比例,既能維持公司的穩定經營,又不會錯過市場新機會。
精準市場定位,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野獸國每年製作高達 134 款產品,如何為不同的 IP 選擇合適的產品形式,是公司面臨的重要決策。
楊詠喨表示,野獸國的產品線現階段主要分為 6 大類,包含大師級工藝雕像(Master Craft)、 Q 版公仔(Mini Egg Attack)、1/9 比例高擬真可動人偶(Dynamic 8ction Heros)、D-Stage 夢-精選系列、存錢桶(Piggy Bank),以及文具及禮品類(Novelty)當中的迴力車。
針對不同的 IP,野獸國採取差異化的產品策略。「經典 IP 會做成高單價的產品,」楊詠喨解釋道,「例如《灌籃高手》這樣的經典作品,我們會製作成精細的工藝雕像。」他進一步指出,願意購買反派角色公仔的消費者,通常是對該 IP 有深厚熱愛的核心粉絲,因此這類收藏品會更加精緻,售價自然也較高。
至於潛力型 IP,如《SAKAMOTO DAYS 坂本日常》,野獸國的策略則是先推出迴力車等單價較低的入門級產品,降低粉絲的購買門檻,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並喜愛這些新興作品,為未來可能的高端產品線鋪路。
這種精準的市場定位策略,讓野獸國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玩具市場中脫穎而出。楊詠喨逐步實現了當初創業的目標,2024 年野獸國營收達 13.41 億元,首次實現轉虧為盈的經營里程碑。近 2 年,他們更憑藉卓越的產品品質成功打入沃爾瑪通路,拓展更多海外銷售管道。
經過十年的發展,野獸國已不再僅僅是一家銷售公仔的企業,而是發展成為跨足 IP 授權服務、空間授權等多元業務的綜合性 IP 管理公司。楊詠喨認為,野獸國的角色更像是一個平台,透過不同的形式和管道,將 IP 融入粉絲的日常生活中,不僅創造商業價值,同時也延長了 IP 的生命周期。
野獸國通過精準把握 IP 商機,開創新的獲利模式,楊詠喨找準市場缺口,專注於差異化競爭,並通過持續創新與精益求精的產品開發,將小眾愛好轉化為主流市場,實現了從地下室小店到上櫃公司之路。
核稿編輯:陳書榕
延伸閱讀
它讓吉伊卡哇降落愛河灣!這家台灣公司如何從零製作「超巨型」知名 IP ?
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元!「推活」是什麼?為何 Z 世代都會帶娃出門?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