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發於年長者的主動脈瓣膜狹窄,輕則引起喘氣、胸悶、心絞痛,重則會導致心衰竭。若只接受藥物治療,症狀將日漸惡化足以致命,2 年內超過 50% 的患者會因此死亡,手術仍是根本解決的方式。
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提醒,有些民眾擔心手術風險不願就醫,但瓣膜狹窄這種結構性疾病不可逆,服藥只能減緩胸悶、呼吸困難、心悸、水腫、心律不整等症狀,無法根本解決問題。目前手術發展成熟,又分為「開胸」外科手術及經導管瓣膜置換術,民眾可與主治醫師討論,選擇最合適的術式。
金屬、生物瓣膜怎麼選?醫:評估年紀、生活型態
諶大中分析,外科手術已行之有年,主要是開刀剪除狹窄的瓣膜,裝入新的瓣膜,其中又分有機械性瓣膜與生物性瓣膜。他認為兩種型態的瓣膜各有利弊,機械性人工瓣膜以金屬製成,耐用度高,可持續長達 30 至 40 年。不過,機械性瓣膜畢竟不是人體組織,具有血栓風險,必須服用抗凝血劑,不但可能流鼻血、腸胃道出血外,顱內出血的機率更提升至 1% 至 3%,併發症風險也不小。
而另一類的生物性瓣膜,則是使用豬或牛的瓣膜加上心包膜,縫合成生物組織瓣膜,與人體相容性高,能免除血栓疑慮。但另一方面,動物組織強韌度總比不上金屬,15 至 20 年就有機會損壞,新陳代謝率旺盛的病患,短則 10 年就需更換。
整體而言,諶大中建議 65 歲以下病患選擇機械瓣膜,瓣膜使用時間長,身體對抗凝血劑的耐受度也較好;而對於 65 歲以上年長者,使用生物瓣膜對健康影響較少。此外,職業運動員、跳傘玩家及賽車手等受傷機會高的病患,也建議使用生物瓣膜,降低出血風險;不過由於運動員新陳代謝率高,後續還可能會需要再換新瓣膜。
經導管免開胸!健保給付條件有哪些?
除了傳統外科手術外,在醫學不斷進步下,也衍生出經導管瓣膜置換術。這項手術與傳統手術最大的不同,在於經導管不需「開胸」,而是從經鼠蹊部插入裝置導管, 逆行走至主動脈瓣膜處。之後,將舊瓣膜擠壓在血管壁上,並擴張人工瓣膜以取代舊瓣膜的功能。諶大中表示,手術期間僅約 1 小時,大部分不需全身麻醉、心臟不用停止跳動,傷口也從外科手術的 20 公分減少為 4 公分左右,達成民眾所期望的傷口小、復原快。
現在健保也有條件給付經導管手術,符合給付條件的患者,負擔費用落在 10 萬左右。目前健保給付條件,病人必須符合下列 4 項條件:
- 符合心衰竭症狀。
- 確診為嚴重主動脈瓣膜狹窄。
- 至少 2 位心臟外科專科醫師判定病人不適合接受傳統開胸手術。若兩人意見相左,則尋求第 3 位醫師意見。
- 預期病人經手術後,能繼續存活 1 年以上。
同時,還需具備 2 項條件中的任 1 項:
- 無法接受開刀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或開刀危險性過高,美國胸腔協會 STS Score > 10%,或歐洲心臟協會 Logistic EuroSCORE 1 > 20%。
- 有以下情形之一:先前接受過心臟手術(冠狀動脈繞道、心臟瓣膜手術)、嚴重主動脈鈣化、胸腔燒灼後遺症、曾經接受過縱膈放射療法、嚴重結締組織疾病、肝硬化、肺功能不全等原因,導致不可進行開心手術者。
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的給付條件之一,還有要年滿 80 歲以上,不過 自 2022 年 7 月起已經刪除此項規定。
整體國民平均壽命提升,醫病共存為心臟外科挑戰
雖然現在經導管技術相當成熟,但諶大中強調,「做完經導管手術後,不代表瓣膜可以一輩子陪著你。」他表示,現今平均壽命大幅延長,第 2 次經導管手術不是不可能,需要與醫師做終生性治療評估,而這正是心臟外科的挑戰。他說明,醫病共存決策是最重要的,雙方需徹底溝通疾病狀態,才能幫助病患尋出最合適的治療、手術方針。
文/林亭、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曾 36 小時執刀不輟!行走的心臟百科 台北慈濟「開心主任」諶大中
留言 1
k
右腳兩腳趾走路會麻痛,去部屏神經外科看診!術前哄開刀,術後變失智嘲笑凶惡,命也被玩掉了!自費上百萬開了五次刀,近二十次先進止痛手術,還裝了脊椎止滑夾及三根支架!術後腰背臀腿腳骨頭時刻都極度酸麻痛冰冷無力,超強止痛藥吃到腎臟都壞了還是得繼續吞,身心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樣!一生勞碌實在才會信了小人,沒想到人生才六十就要跟妻女永別!真心不想拖累她們但又捨不得,只怪我太容易相信人!
7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