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獨家專訪】「量化未來學家」艾美.韋伯:制定「策略遠見」,為企業韌性打下基礎

哈佛商業評論

更新於 05月07日02:40 • 發布於 05月03日02:37 • 張彥文

未來可以預測嗎?如果透過數據量化分析,我們便能看出趨勢,制定策略。紐約史登商學院教授艾美.韋伯(Amy Webb)便聚焦於此,成立「未來今日研究所」。本期艾美.韋伯特別接受《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的越洋專訪,除了未來學概念的說明外,也談到她如何進入這個領域,以下是訪談精華摘要: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問(以下簡稱「問」):妳何時開始決定要成為一名「未來學家」?為什麼?

韋伯答(以下簡稱「答」):我投入這個領域最初的想法是從中學時期開始,當時我參加了一個叫做「美國未來問題解決者」(The Future Problems Solvers of America)的團隊競賽,主要任務就是學習透過建構不同的未來場景,並從中發現問題及提出有效的解決策略。我那時只有12歲,還無法提出什麼具體的洞見,但我覺得這項工作很酷,而且深信這就是我長大後想做的事。

問:後來妳就持續嘗試追尋這個理念嗎?

答:一開始並沒有,我在九年級的時候,曾經進入音樂學院就讀,但其實我並不想成為音樂家,我當時更想成為一名律師,所以沒有繼續學音樂。我現在還是會吹奏單簧管,但只是個人休閒活動,不會在眾人面前演奏。

問:「量化未來學家」(Quantitative Futurist)的身分該怎麼定義?

答:我通常會這麼自我介紹:我在一家致力於洞察未來的研究機構擔任執行長,我的專業領域是以量化方法了解未來趨勢走向。

其實用量化的方式對既有的事實進行篩選及歸納,並不是新興的學科,這是一種經過嚴格方法論驗證的做法,應該已有上百年歷史,我只是把它用在對未來趨勢走向的預測,尤其是對於企業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如何讓企業占得先機、提升競爭優勢,及為了保持未來的彈性和競爭力,應該有哪些準備。

因為很多企業相當關心近期的目標,希望對利害關係人有所交代,但我認為企業要永續經營,更重要的是遠程戰略目標,我稱之為「策略遠見」(strategic foresight),而這正是利用數學和數據所建構的預測模型可以達到的任務。

問:妳在2006年創立的「未來今日研究所」(FTI),至今最重要的成就為何?

答:我們每年推出一份年度趨勢報告,在全世界的下載量超過100萬次,我們追蹤700多種可能影響每個行業的技術和科學趨勢,是我們團隊的心血結晶。我相信這是國際上關於科技趨勢的相關報告當中,最被廣泛傳播和閱讀的內容,我也為此感到自豪。更重要的是,任何個人或企業到FTI的官網,就可以免費取得這份報告。

問:過去管理學的研究,大多透過實證研究和企業訪談,妳為什麼沒有採取這類的方法?

答:不論是個案研究或企業訪談,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但是這類工具在蒐集資訊或產出結果的過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會摻雜個人的偏見。

為了盡可能保持客觀,我們採取的做法是深入研究大量數據,找出可能透露長期變化的相關訊號,並以此來建立模型和定義趨勢。這種方法結合了對未來趨勢的統計分析,和對不確定性的考量,協助我們推斷出合理的預測結果。

模型建構完成後,我們還是會去訪談,但這時的訪談偏重對話和討論,而不是蒐集資訊;這麼做的目的是要確保專家的意見能夠被納入,以便驗證和豐富我們的研究成果。

問:由於新科技不斷產生,企業的經營環境與以往有很大不同,領導者的角色是否也有變化?

答:當前的環境確實為商業領袖帶來了多重的挑戰。以往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可能是基於一個創新的想法,或找到獨特的商業模式,就可以帶來巨大的成就。然而現在由於有太多新科技產生,而且還不斷在升級,當代的企業領袖,不僅要在核心業務上是專家,還需要對最新的科技趨勢,像是人工智慧、生物科技、物聯網等等領域有深入的了解,這無疑地增加了領導者的壓力。

今天的企業需要在一個更加動態和不確定的世界中找到生存和發展的路徑,這也是我致力且熱愛預測未來的主要原因。因為這項工作需要持續努力和更新,而產出的結果會是企業在複雜的商業環境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問: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企業策略規畫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未來必然還會出現未曾遇過的黑天鵝,妳覺得企業該如何因應?

答:即使現代資訊的流通極為快速,但重大事件的發生,仍會為全球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以新冠肺炎來說,其實早期就有跡象顯示疫情即將爆發,但國際社會的反應仍然遲緩,這一方面顯示我們對潛在危機的警覺性和準備不足,也顯示良好的訊號追蹤和戰略遠見的重要性。

量化未來學並非告訴大家明天會發生什麼事,而是透過訊號追蹤和策略遠見,強化企業的韌性,這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艾美.韋伯小檔案】

出生/1974年

學歷/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政治、經濟和賽局理論學士,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Columbia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碩士

經歷/

●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策略前瞻教授

● 牛津大學薩伊德商學院(Saïd Business School)客座教授

●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未來理事會(World Economic Forum's Global Futures Council)成員

● 美國政府責任署「策略前瞻中心」(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Center for Strategic Foresight)研究員

● 人工智慧促進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成員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