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推出台灣企業領袖評選以來,入選的企業家雖以男性居多,但也有愈來愈多優秀的女性領導人,能與諸多男性比肩,躋身百大之林。
本屆「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當中,一共有3位女性企業家入選,分別是第21名的緯穎科技董事長洪麗寗、第92名的勤誠興業董事長陳美琪,以及第96名的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以裕融企業的營運成績入選。(詳見「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榜單)
緯穎董事長洪麗寗〉鼓勵員工學習創新,帶動公司轉型升級
2012年,洪麗寗被任命從緯創獨立出來,創立緯穎,主要產品包括伺服器、儲存設備、網路系統,及軟硬體整合雲解決方案。原為副董事長暨執行長的她,一年前正式升任董事長,是帶領緯穎飛速成長的靈魂人物。
圖/洪麗寗強調,緯穎將繼續深耕雲端運算,並積極布局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以保持市場領先地位;蘇義傑攝。
緯穎一方面抓到了雲端成長的大勢所趨,二方面是內部推動數位轉型有成,從成立初期的數十億元營收,到2022年營收已直逼3,000億元,股價更是一路狂飆,今年6月一度逼近3,000元的天價,市值跟著水漲船高。
在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的評比中,洪麗寗任內繳出了新台幣3,468億的市值成長金額、總股東報酬率295%,及年平均EPS 58元的亮麗績效,尤其是年平均EPS,在進入評比的213家企業中高居第2名,僅次於大立光。
回顧公司的發展歷程,洪麗寗認為,緯穎的成長可歸結為兩點:一是幸運地身處正確的產業,二是堅持不懈地努力。
剛開始切入雲端市場時,緯穎採取的是輕資產模式,憑藉自身設計和外部合作伙伴的製造能力,快速推出產品。然而,隨著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為了確保產品品質和供應鏈穩定,緯穎逐步建立自有工廠,如今大部分產品由自有工廠生產。
此外,地緣政治也促使緯穎調整全球布局。今年2月後,緯穎的製造,完全退出中國大陸,將亞洲生產基地轉移至台灣和馬來西亞,並持續擴大在捷克和墨西哥的生產規模。這不僅降低了地緣政治風險,也為公司開拓全球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緯穎另一項成長的重要助力,則是洪麗寗始終堅持在內部推動及深化的數位轉型,她將「釋放數位能量,點燃永續創新」視為公司重要的願景,鼓勵員工擁抱新技術,以創新思維驅動企業持續成長。
緯穎推行數位轉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洪麗寗認為,與其設定強制性的KPI指標,不如營造一個開放、包容、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讓員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發地學習。為此,公司每年都會舉辦數位嘉年華和黑客松等活動,鼓勵員工利用AI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洪麗寗強調「心法比手法重要」,在AI時代,工具人人皆可掌握,而思考力才是核心競爭力。因此,緯穎致力於激發員工的好奇心和學習熱情,享受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樂趣,並將其轉化為解決問題、提升效率的動力。
「要建立這種轉型的文化,首先要建立意識,並讓大家產生信心,」洪麗寗表示,更好的方法是透過創新的氛圍,創造出成功的案例,當大家開始模仿成功的做法後,就會產生更多的成功案例,最終形成一種正向循環,使數位轉型的文化得以扎根。
舉例來說,緯穎有許多產品或服務的介紹影片,英文版過去都是找內部的小留學生來配音。有一次同仁將一支新影片給洪麗寗看,「我說我們公司什麼時候來一個英文這麼好的人,而且聲音這麼好聽?他們才告訴我是AI配音!」洪麗寗笑著說,緯穎內部各種應用數位工具創新的例子不勝枚舉。
面對未來,洪麗寗表示,公司將繼續深耕雲端運算,並布局人工智慧、邊緣運算等新興領域,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保持市場的領先地位。
勤誠興業董事長陳美琪〉引進系統化營運策略,產學合作積極育才
另一位入榜的女性則是勤誠興業董事長陳美琪,她是首次進入「台灣企業領袖100強」,任內市值成長金額為新台幣309億元,累計總股東報酬率616%,年平均EPS 5.7元。陳美琪在業界有「機殼一姐」的稱號,公司主要提供個人電腦、伺服器和硬碟外殼與客製化服務。近年隨著市場需求增加,勤誠的業績也隨之水漲船高,2023年營收112億元,稅後淨利10.9億元,EPS 9.03元全都是歷史新高。
圖/陳美琪認為,光靠經驗和苦幹無法長久,企業還需要系統化的管理方法;蘇義傑攝。
陳美琪於1983年和先生陳連春、胞弟陳鳳明共同創立勤誠,由販賣一個400元台幣的磁片打孔機做起,到現在邁入百億營收,始終秉持當初為公司命名的精神:「勤勞」和「誠信」。
除了自身的努力,勤誠的成長亦與AI產業的興盛息息相關,尤其用於AI運算的超級電腦,需要高階客製化的機殼,這正是勤誠的強項。數月前,勤誠已獲得輝達(NVIDIA)的認證,成為供應鏈的重要伙伴。
然而陳美琪也明白,勤誠要持續成長,還缺了些東西,「我們過去累積了許多『江湖智慧』,現在我們更需要『學業素養』。」
陳美琪在公司成立40年之際,深刻意識到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僅憑經驗和熱情已不足夠,建立一套系統化的管理方法論,才能使企業走得更遠。
之前勤誠內部面臨一個難題:各部門如同孤立的「煙囪」,形式上各自獨立向上,代表溝通壁壘高築,流程銜接不暢,因此效率不佳;隨著公司業務擴展到全球,跨地區、跨文化的溝通和協作問題更加凸顯。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勤誠積極向外部學習,希望透過觀摩標竿企業、學習精實管理和方法,特別是日本豐田的「拉動式生產」,根據實際需求來調節生產過程,強調靈活性和反應速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並提高顧客滿意度。
陳美琪說,當時接觸到一家年營收僅20億的公司,稅後淨利6,000萬,但導入「拉動式生產」後,稅後淨利增加到2億,成長超過三倍。這讓她大為吃驚,決定公司也要仿效導入。
此外,勤誠同步推動公司內部的知識管理,透過建立知識庫,將生產和營運過程中的經驗和知識留存、整理,並進行分享和傳承,使所有員工都能在工作中學習和實踐。
陳美琪反思,台灣很多企業領導人都很努力打拚,但有時會淪於「救火隊」,就是一天到晚忙於解決問題,營運效率卻不佳。若是能採取更有系統的管理模式,不論主管或是同仁,都能夠將更多精力投入更有價值的工作,為公司的發展貢獻力量。
勤誠另一項重要的布局,是一年半前在嘉義馬稠後產業園區的新廠正式啟用,這個外觀看起來像是美術館的新廠,不僅是一個生產基地,更是陳美琪心中勾勒的一幅發展藍圖,承載著公司轉型升級、邁向未來的雄心壯志。
這個新廠的發展目標是低成本智慧製造(LCIM)的基地,並充分利用台灣在ICT產業,尤其是在AI領域的供應鏈優勢,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然而要實現這項目標,人才是關鍵。因此勤誠不但積極向外徵才,更希望及早養成,與嘉義中正大學,及雲林科大和虎尾科大推動產學合作,並舉辦機器人研習營等活動,培養新一代自動化人才。
陳美琪常說:「心不難,事情就不難。」勤誠突破百億營收對她來說只是一個數字,未來除了勤勞誠信的基本精神外,她要用更多創新的做法繼續向前衝。
裕融企業董事長嚴陳莉蓮〉不再只是「老闆娘」,帶領集團逆襲新生
本屆第三位入榜女性則是裕隆集團董事長嚴陳莉蓮,本屆再度以集團旗下裕融企業的經營成績入榜,名列96名,任內市值成長金額新台幣494億元,累計總股東報酬率195%,年平均EPS 11元。
圖/嚴陳莉蓮臨危受命,帶領裕隆集團重返榮耀;裕融提供。
2018年底,時任裕隆集團董事長,也是嚴陳莉蓮夫婿嚴凱泰因病驟逝,對裕隆集團、嚴陳莉蓮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嚴陳莉蓮意外於一個最艱困的時刻,接下集團領導人的重擔。
在幾乎沒有緩衝期的壓力下,嚴陳莉蓮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就上手,第一步就是進行集團組織改造,將旗下事業重新劃分為智慧車輛、營建生活、紡織時尚,以及金融水平等四大事業體。
經過幾年的沉潛,嚴陳莉蓮的重整工作逐漸發揮綜效:汽車製造端的主業,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跨入純電汽車生態鏈;另外也入股觔斗雲聯網科技(Line Taxi母公司),打造移動服務生態系。去年9月,位於新店的裕隆城盛大開幕,營建生活事業體跨出一大步,讓裕隆的金字招牌重新矗立。
一位曾任裕隆集團高階主管的人士指出,在嚴凱泰逝世前,嚴陳莉蓮就是一位賢內助,會出現在很多活動場合,幫大家加油打氣,「她會主動過來跟主管們聊天,還會跟大家熱情擁抱,」這位人士表示,當時大家都稱嚴陳莉蓮為「老闆娘」。
在嚴凱泰掌舵的時代,嚴陳莉蓮就像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啦啦隊長」,以獨特的方式支持嚴凱泰和裕隆團隊。有幾次嚴凱泰帶著一群高階主管去三義試車,就看到嚴陳莉蓮帶著點心和飲料來慰勞大家。這位人士觀察,嚴陳莉蓮給人熱情洋溢的感覺,總是不吝於給予讚美和鼓勵。
但這位溫柔熱情的「老闆娘」,在臨危受命的情況下,卻能瞬間轉變身分成為指揮若定的「鐵娘子」。當時裕隆集團的品牌、製造、研發,都需要重新整合,才能發揮最大的綜效。嚴陳莉蓮以她過人的溝通和協調能力,逐步克服了整合過程中的種種困難。
中華汽車近年導入MG品牌在台銷售,也是裕隆集團近年來相當成功的決策,2023年第一個完整銷售年就繳出了近1萬4,000輛的亮麗數字,撼動台灣車壇。
裕融企業作為裕隆集團旗下的汽車金融公司,主要業務為提供集團內品牌的汽車貸款服務,消費者在購買裕隆旗下品牌的汽車時,可以方便地辦理貸款服務;更因為車輛製造及銷售的暢旺,同步拉抬了裕融的貸款業務快速增長。
2021年,裕融營收突破300億,2023年更一舉來到415億的新高,EPS也連續三年維持兩位數的高檔表現。
在嚴陳莉蓮的領導下,裕隆集團不但走出了低谷,更將以嶄新的面貌和充沛的成長動能,邁向下一個70年!
延伸閱讀:
- 「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榜單
- 2024台灣企業領袖〉聯詠何泰舜奪得桂冠!台積電市值成長狂逼15兆
- 2024台灣企業領袖100強〉7家ESG表現「特優」的模範生是誰?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