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在家也能玩多人團康、跟同事小酌?5 種線上 team building 活動推薦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1年07月11日07:05 • 發布於 2021年07月09日08:00 • Vincent

疫情期間長期在家上班最大的缺點,恐怕是少了很多與同事交流的美好時光。當少了在茶水間的隨意閒聊,大家只在視訊會議上碰頭、或須要討論公事時聯絡彼此,總少了一點團隊凝聚力。

為什麼團隊凝聚力這麼重要?國外職場調查公司 Gallup 曾調查 1500 萬名工作者發現,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在職場上遇見要好的夥伴,有助於提高工作動力。雖然僅有 3 成的幸運兒在職場上遇見能激勵彼此的好夥伴,但他們對工作的投入程度是其他人的 7 倍!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公司會重視慶功宴、慶生、尾牙等「團隊建設活動」(team building),好的 team building 能帶來以下好處:

  • 增進溝通效率:如果員工跟身邊同事相處自在、熟悉,自然比較願意分享想法,給出的意見也會更真實,有助於團隊溝通。
  • 優化工作產能:當員工被視為團隊的一份子,這份歸屬感會驅動員工為團隊貢獻更多努力。
  • 提升工作滿意度和留任率:職場不如意十之八九,如果在公司有一起打拼的好夥伴、好朋友,很多時候牙一咬、一起抱怨一下,就沒那麼想離職了。
  • 樹立良好職場文化:沒人喜歡冷漠的工作環境,團隊凝聚力高的職場氛圍也能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人才。

不見面也能 team building!5 種線上活動推薦

根據麥肯錫對 100 名高管的一項調查,疫情過後,九成的組織將採取遠距、辦公室工作並行的混合辦公模式。即使遠距工作將成為常態,主管一樣可以舉辦線上的 team building 增進團隊凝聚力,Business 2 Community 網站整理了 5 種線上 team building 的方法,供你參考:

1. 工作群組也要能講廢話、分享趣事

很多公司在 LINE 等通訊軟體上創建聊天群組,多半僅為了討論公事、布達重要訊息。但如果想增進團隊成員間的互動,比較理想的做法是:維持群組聊天的活躍度,創造一個能輕鬆說話的氛圍。即便大家經常講廢話、傳搞笑迷因圖也沒關係,只能講公事的群組實在太沒有溫度了!

2. 視訊會議後的「分享時間」

視訊會議後別急著離開,不妨利用視訊軟體與同事交流、分享彼此的居家生活。舉例來說,成員間可以輪流進行 room tour(房間參觀)或分享家中的寵物、植物,也可以秀出自己親自做的料理,甚至可以開瓶酒,大家線上小酌一番,都是增進感情不錯的方式。

3. 一起玩遊戲

誰說玩遊戲一定要面對面?現在有很多網站都支援多人玩競賽遊戲或桌遊,例如:你畫我猜、狼人殺、猜字推理等,而且遊戲有輸贏,可以激起成員間的勝負欲、培養團隊精神。

4. 驚喜送禮

千萬別因為距離,就放棄給人驚喜。假設團隊裡有人生日,還是可以網購禮物送他,或是外送一塊蛋糕給他個驚喜!

5. 一對一面談

別誤會,team building 不一定總是要多人參與,一對一的面談也是凝聚團隊很有效的方式。即使疫情迫使大家必須待在家,一樣可以約同事在線上一起喝杯咖啡,好好關心彼此的近況。主管也可以趁機表達對組員的感謝,並了解疫情下組員的身心、工作狀況,保持團隊密切聯絡。

在這個遠端工作的時代,主管、同事只要多花一點小心思,就能讓團隊更和諧、更凝聚。下次開完視訊會議,別急著關閉視窗,隨便聊聊、玩個小遊戲,重新找回見面時的熱情吧!

資料來源/Business 2 Community, McKinsey & Company, Gallup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6

  • Jessie Chen
    跟同事公事往來即可 少了見面也少了鬥爭,人身體都健康起來了
    2021年07月09日14:18
  • lesane
    這沒關係。 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不如沒有的角色,有些已經不是人類,趁機擺脫他們吧。
    2021年07月10日20:24
  • 由川依夫
    只會講幹話,寫這文章的人一定沒經歷過什麼嚴重的職場勾心鬥角和職場上的同事關系麻煩
    2021年07月18日02:10
  • Bill
    我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就好 同事不喜歡我,我也無所謂 在公司無法選擇跟誰同事 就當同事就好 覺得不錯才當朋友
    2021年07月18日08:37
  •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7月09日20:3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