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海最近老是覺得精神不濟,每天都睡不飽,上班的 時候都會胡思亂想,但是一看到時間流失過去,就會充滿懊悔,變得情緒起伏很大,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麼了,上網查了之後,覺得自己好像是「神經衰弱」,但也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
神經衰弱到底是什麼
神經衰弱其實是一種「通稱」,很多人常會在覺得腦力下降的時候,說自己是「神經衰弱」、「腦神經衰弱」,雖然是不是正式的名稱,但其實也講出這種情況的一個特點,就是大腦的神經無法發揮正常的功能。
如果真的要給「神經衰弱」下一個診斷,可能會聽到「自律神經失調」,這句話的意思,是指雖然器官沒有實際上的問題,但功能上的確出現不能控制的症狀,也就是神經傳導功能受到了影響,因而產生的生理、心理的不適。
一般而言,最常有的是頭昏、頭暈、記憶力下降、覺得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大腦功能不彰的情況,還可能有內分泌失調、代謝失常的問題。而現在精神科多把它歸類在「精神官能症」,精神官能症是包含憂鬱、焦慮、躁鬱症等疾病在內的統稱,跟一般的有妄想、思覺失調的精神病不同,這類的患者可以很明顯的感到自己的不對勁,病識感比較強烈,就醫的意願也比較高。
神經衰弱的困擾
神經衰弱的患者最困擾的是,去各科做檢查都沒發現身體有什麼問題,但就是覺得哪裡不舒服,尤其是情緒更難控管,常常覺得莫名的緊張,而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這也就是精神官能症的核心症狀。
這樣的問題可能來自神經傳導物質失去平衡,增多、減少或是無法發揮正常作用,像是常聽到負責情緒食慾控管的血清素、多巴胺,或是控制肌肉的乙醯膽鹼、掌管壓力與血壓、血糖的皮質醇等;這是生理方面的問題,可以靠藥物、均衡飲食來補足。
而掌管人體呼吸心跳等維生系統、肌肉協調、血壓與內臟蠕動的交感、副交感神經,也會受到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除了可以用食物、藥物補足之外,因為每個人性格不同,消耗的神經傳導物質程度也不同,除了補充,也要了解個人的情緒是怎麼影響生理的。
神經衰弱的時候怎麼辦?
造成神經失調的重要原因,就是「壓力」,從日常的生活、工作壓力,到親人離世、分手等非日常的壓力都可能影響身心。一般人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出現短暫的神經衰弱症狀還算正常,但如果持續很久、達到影響正常生活的程度,就要到精神科去就醫。
第一步醫師可能會視情況開一些抗焦慮、抗憂鬱的藥,幫助生理恢復到可以控制的狀態,但造成神經失調的原因還是要想辦法解決;如果只是營養不足,像是缺乏卵磷脂,可能就少了乙醯膽鹼的材料,少了維生素B群,可能也少了血清素的製造,就可以對症下藥、調回原本該有的數值。
如果是心理壓力造成的失調,就要解決壓力的來源,第一步可能是試著用不同角度去看待事情,但大部份人的壓力來源其實是人際關係,像是家庭、情感問題,或是同儕間的相處,這就需要環境的一起配合,比如跟爸媽一起來接受心理治療,或是跟伴侶一起接受治療等,並不是完全是患者本身的問題。
如果出現神經衰弱的症狀,並持續超過1個月以上,建議還是找精神科醫師「聊聊」,因為時間拖久,原本可能只是生理問題,卻因為睡眠不足、情緒長期失調,演變成心理問題,就會比較難解決。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