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涉時,都會希望對方接受自己的希望和條件。不過,還是得實際傳達之後,對方才能理解,自己也才能實現願望。
因此我認為交涉的本質,就是把自己的需求和希望傳達給對方。話雖如此,如果只是單純、直白的說出心中的希望,卻忽視交涉對象的想法和心情,左耳進、右耳出,你覺得會有什麼結果?
總是對別人的建議視若無睹
各位的身邊是不是也有這種人?特別是當自己的狀況迫在眉睫時,就完全聽不進對方說的話,或者假裝在聽,但其實根本不關心,只是做做樣子、點點頭,然後立刻又開始說自己的事。這種人出乎意料的多。
總而言之,就是只顧著說出想說的事,想讓對方了解,因此沒有餘裕聽對方在說什麼。
比方說,出租房子的房東 A,告知房客 B 要漲房租。結果房客 B 說,他現在得縮衣節食才付得起,如果要漲租金,負擔實在很大。另一方面,因為現在物價齊漲,房東 A 迫於現實,也不得不漲房租。
像這樣,雙方的利害關係相互對立時,不論房東 A 多麼努力的告訴房客 B 自己的利害得失,房客 B 也不可能改變想法。甚至房客 B 還會認為房東 A 完全不懂他的難處,而讓彼此的關係更惡化。
這麼下去,雙方就只能上法院或仲裁調停等,以各自的意見和主張對簿公堂,結果只會花費更多時間和金錢。
說完自己的道理、想法,也不去聽對方說什麼,當然不會得到好結果,甚至很可能耗時又白花錢,結局讓雙方都遺憾。
先將自己的利害與目標放下
身為傾聽者,你的態度會透過言語、非言語的方式,傳達給交涉對象。這樣來,就像前面提到的,對方會覺得「這個人根本沒在聽我說話」、「你一點也不關心我」,更不會試圖理解你想說什麼。
因此,重要的是先傾聽交涉對象說話,也就是「給予」。先暫時放下自己的利害和目標,聽聽對方想說什麼。這麼做,會有什麼對你不利或讓你不安的要素嗎?
「可是,會不會最後變成對方說了算,我的意見和想法卻完全被忽略?」或許你會有一瞬間浮現這樣的不安。
不過,其實不必那麼擔心,只要你確實聆聽交涉對象想說什麼,對方自然也會願意聽你說話。 先把自己的利害放一邊,聽聽對方的心聲,請大家務必試試。
當隻「鸚鵡」?先嘗試重複對方說的話
先前曾說明,積極聆聽的核心就是,重複交涉對象說的話、彙整對方說的內容、體諒對方的心情、情緒。
為什麼重複很重要? 因為這麼一來,能讓他覺得「這個人(聽者)有聽進我的話」,進而安心。
你可能會想,真的這麼簡單、有效嗎?其實還真是如此。因為交涉時最重要的,就是產生共鳴。重複對方說的話,就表示你聆聽他說話時,考慮到了他的情緒,光是這樣,就可以令對方滿足。
可是,這件事明明如此簡單,在我的印象中,卻很少有人能做到,為什麼?
我想,這可能是因為聽者往往會抱持奇怪的使命感,或類似尊重欲求的心情,覺得一定要說些什麼才幫得上忙,或是必須講些善解人意的話才行,企圖用自己的方式幫對方走上正確的方向,所以才會如此。
溝通,不能只是為了「自我滿足」
可是,就如先前曾說明的,就算你抱持這種心情,試圖向對方提供解決方案,他也接收不到。因為這樣的方案並未考慮對方的狀況。說得直白一點,其實是為了自我滿足,才聽對方說話。
從某個角度來說,各位不覺得這樣做,其實十分傲慢嗎?相較之下,重複對方說話的聆聽技巧,就可以讓交涉對象滿足,讓他覺得「這個人很擅長傾聽」,進而信賴你。
不論是日常會話或煩惱諮商,甚至是在交涉公事時,這種聆聽技巧都很有效。
以下就是一個好案例,我也會同時列出 X 的回覆和 ○ 的回覆。
◆ 公司裡和主管的對話──第一種
主管 A:「可以請你在下週一前,準備好 ○○ 的資料嗎?下週交給經理前,我想先確認一下。我原本是想請 K 做,但他身體一直不好。」
你:
X 「這個‧‧‧‧‧‧實在太趕了,我手邊也還有其他工作,可以請 C 做嗎?」
○ 「原來 K 身體不好啊。下週要交給經理 ○○ 的資料,如果下週一 A 課長不能先確認,也很傷腦筋。只不過這樣一來,我還得同時處理手邊的工作,不知道做不做得來啊‧‧‧‧‧‧。」
◆ 公司裡和主管的對話──第二種
主管 A:「可以請你在下週一前,準備好 ○○ 的資料嗎? 下週交給經理前,我想先確認一下。我原本是想請 K 做,但他身體一直不好。」
你:「這個‧‧‧‧‧‧實在太趕了。我手邊也還有其他工作,可以請 C 做嗎?」
主管 A:
X 「C 不行啦,他才剛進公司。看來還是只有你能幫忙,拜託你了。」
○ 「這樣啊。原來你手邊也有很多工作。如果因為工作而占據了你的私人時間,那也很辛苦。你也知道,○○ 的內容,如果交給剛進公司的 C 的話,我擔心他負擔不來。你手邊的工作還有多少?」
大家覺得如何?光是重複交涉對象說的話,比起 × 的例子,是不是差別很大?對方會因為你重複他的話,讓他更容易覺得「你確實聽進了」,同時也更容易開口往下說。
隨著對話持續下去,你也有可能從交涉對象口中聽到更多資訊。所以,請大家務必試試這種聆聽技巧,重複交涉對象說的話。
(本文摘自《個性不強勢的交涉術》,大是文化)
延伸閱讀
談判能不能成功,「談判前」就決定了!5 步驟做好事前準備
故意「被拒絕」也是種談判策略?先讓步的人,其實才是最後的贏家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