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你以為只有脂肪肝?62%癌王患者有脂肪胰!醫點名6種人風險最高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3月25日04:00 • 發布於 03月24日04: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大部分人都知道脂肪肝,但您有聽過「脂肪胰」嗎?醫學研究發現,「脂肪胰」除了與糖尿病的關係密不可分,還與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密切相關!胰臟醫師林相宏提醒,脂肪胰的發生率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普遍,尤其6種人風險最高!

你以為只有脂肪肝?脂肪也會囤積在胰臟!

當我們吃下太多油膩食物又缺乏運動,身體會將多餘的脂肪儲藏起來,當這些脂肪囤在肝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脂肪肝,囤積在胰臟就會形成所謂的「脂肪胰」!

醫師林相宏最近在《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粉專發文表示,脂肪肝在台灣每3人就有1人患有,不過脂肪胰的盛行率其實也高達16%,而且雖然脂肪胰的機制與脂肪肝類似,但胰臟比肝臟更敏感,且脂肪堆積之下還會影響胰島素分泌,包含胰島素敏感度下降、演變成胰島素阻抗,提高糖尿病風險!「研究發現,一半的脂肪胰患者都有糖尿病!」

此外,由於脂肪胰與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無形中也成了心血管疾病的推手,所以脂肪胰患者也常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進一步增加動脈硬化、中風、心肌梗塞風險!

62%「癌王」患者都有脂肪胰!長期發炎增加罹癌率

也就是說,脂肪胰背後其實就代表「代謝症候群」,更讓人擔憂的是,一旦脂肪胰導致慢性發炎、代謝異常,還可能與癌症有關。林相宏醫師表示,最新研究指出,胰臟癌的患者有高達62%都有脂肪胰,是正常人的6倍之多!因為過多的脂肪細胞會增加血液中的促發炎因子,且降低抗發炎的細胞因子,造成細胞缺氧,導致細胞癌化。

林相宏醫師過去接受專訪時就強調,胰臟掌管內分泌最多的就是胰島素,血糖太高會讓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而血糖和胰島素過多都會造成細胞發炎,這種發炎的狀況一久,就容易導致胰臟出現惡性腫瘤變化的可能。簡單來說,血糖跟胰臟是互為因果的關係,高血糖是胰臟發炎及病變因子,而身體長期在發炎的狀況,同樣會增加罹癌風險!

脂肪胰最愛找上誰?醫點名6種人風險最高

至於哪些人容易有脂肪胰呢?根據林相宏醫師的分析,高風險族群主要包括兩類人。第一類主要是有代謝症候群者,包含腹部肥胖、三高等問題,而第二類則是長期飲酒,因為酒精會讓胰腺細胞逐漸被脂肪細胞取代,進而影響胰臟功能,增加罹患脂肪胰的風險。

容易脂肪胰的高風險群

  • 腹部肥胖
  • 血壓偏高
  • 血糖偏高
  • 三酸甘油酯偏高
  • 高密度(好)膽固醇偏低
  • 經常飲酒

由此可見,不要以為體重不重的人就不會有脂肪胰,因為腹部肥胖、腰圍過大,經常比體重更能反映出內臟脂肪問題,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cm、女性超過80cm,就可能要注意風險。

平時可以從調整生活習慣著手,包含減少精緻糖與精緻澱粉的攝取,選擇健康新鮮原型食物,有助於從飲食改善代謝狀況,同時,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不僅幫助控制體脂,也有助於提升胰島素敏感度。最後則是避免飲酒,降低脂肪在胰臟囤積,都是保護胰臟健康的好方法!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你以為只有脂肪肝?62%癌王患者有脂肪胰!醫點名6種人風險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