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許多熟齡人士到了一定年紀,都有牙齒脫落的問題,但缺牙要補時,卻往往徘徊在「植牙」與「活動假牙」之間。臺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林冠佩指出,植牙好處不少,但部份病人涉及手術會有一定風險;活動假牙雖然相對沒有那麼方便,但安全性高、價格也更親民,可以選擇對自己最佳的方案,沒必要跟著潮流做!
林冠佩表示,牙科診間常遇到諮詢的問題是「固定式」或「活動式」假牙,那種比較好?特別是愈來愈多人對植牙(固定式假牙)感到興趣,覺得不必拿上拿下清潔更有吸引力,但林冠佩卻直言:「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植牙!」
她在門診時曾遇到一位缺牙的80歲長輩,迫不及待想植牙,但評估後並不合適。不建議的主因是:個案長輩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傷口癒合會比一般人慢,加上長期使用抗凝血劑,植牙手術前得冒著停藥產生的風險。
經過溝通後,長輩接受相對安全的活動式假牙,療程後持續追蹤半年,確認適應良好,開心重拾咀嚼功能。
「如果是單側缺一顆牙就可以考慮植牙」,林冠佩進一步說明,當單顆缺牙區的前後牙齒都還在,不需要破壞隔壁鄰牙,是植牙最大的好處,也很適合骨頭條件不差,年紀不大的病人。
但如果病人選擇做傳統固定式牙橋時,就必須先修磨缺牙區前後兩顆牙做橋墩再製作牙橋,尤其琺瑯質幾乎都要磨掉,可能引起部份人排斥,而且也有人後續可能出現敏感、痠痛,甚至要抽神經,所以還是要謹慎。
▲植牙與牙橋比較圖(圖/臺中慈濟醫院提供)
五考量先評估
「固定式、活動式假牙的優劣,因人而異。」林冠佩強調,透過臨床X光與口內檢查,有幾項重要考量需評估:
1.假牙使用穩定度
2.牙齒缺損範圍
3.骨頭缺損狀況
4.年齡與身體是否有系統性疾病
5.平日用藥
雖然必須考慮的因素很多,但林冠佩仍強調,缺牙病人還是要趁早進行缺牙區重建,因為長年不補缺牙,可能造成齒列不整、口腔不易清潔、咀嚼功能喪失等問題,甚至引發失智、吸入性肺炎。不論將來要選擇植牙、活動式假牙、固定式牙橋,都可以跟牙醫師仔細討論。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開車送同事回家,沒想到被纏上變婚外情!「以退為進」無形控制,是親密關係最強大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