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怕胖「不吃澱粉」?恐腎衰竭、血液變混濁...日本營養學權威告訴你:「控醣減肥」有多可怕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4年08月09日01:00 • 鶴見隆史
長期進行控醣減肥,這四種器官就會陷入營養不良的局面,最終罹患肺氣腫、 神經痛和白內障的風險很高,血管也容易受損。

近年來,「控醣減肥」或「低碳水化合物減肥」的方式似乎很受歡迎,這是盡可能降低醣類的攝取,但不管吃多少肉都沒關係。

這麼吃會瘦的關鍵,在於胰島素這種荷爾蒙。

飲食中攝取的醣類在體內消化後,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胰島素就在這時分泌,使葡萄糖轉換為細胞的養分。然而,當血液中葡萄糖增加太多,胰島素分泌過剩,過度增加的葡萄糖不斷被細胞吸收為養分。這麼一來,一部分的養分又轉變為脂肪,成為皮下脂肪累積,造成肥胖。相較之下,攝取蛋白質和脂質較難分泌胰島素,不管怎麼吃也很難轉化為皮下脂肪。「控醣減肥」受歡迎的祕訣就在這裡。

但是,我認為這種減肥方式很危險。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人體內只能靠葡萄糖轉化養分的器官就有四種之多。

這四種器官分別是肺黏膜、神經組織內膜、眼球的水晶體,以及血管壁。大腦雖然也以葡萄糖為養分來源,缺乏葡萄糖時,還是可從胺基酸進行糖質新生,製造出葡萄糖,分解脂肪製造而成的酮體也能成為營養源,所以不列入上述「只能仰賴葡萄糖」的器官。

長期進行控醣減肥,這四種器官就會陷入營養不良的局面,最終罹患肺氣腫、神經痛和白內障的風險很高,血管也容易受損。

美國稱這種減肥方式為「阿特金斯減肥法」,我有認識的人實行過,的確會瘦。

不過後來對方身上出現動脈硬化的跡象,身體狀況也變差了。這是因為實行這種減肥方式會讓血液變得混濁、微循環惡化,對腎臟也造成很大的負擔,容易引發腎臟炎或腎衰竭。

最嚴重的是腸內環境因此惡化。腸內四種現象之一的發酵沒有發生,卻因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過度而引起腐敗及酸敗。如前所述,腐敗與酸敗都會產生含氮殘留物,誘發包括癌症在內的眾多疾病。此外,腸內沒有好好進行發酵的話,也無法靠益菌(比菲德式菌)製造有機酸(短鏈脂肪酸)。

短鏈脂肪酸具有很大的力量,明白這點之後,一定更能體會控醣減肥的可怕。切記,醣類、澱粉和纖維素等碳水化合物對身體都是很有用處、也非常重要的營養素。

本文摘自《酵素奇蹟:不生病、抗老的關鍵祕密》,商周出版

責任編輯:曾耀儀
核稿編輯:陳宛欣

書籍介紹

《酵素奇蹟:不生病、抗老的關鍵祕密》

作者: 鶴見隆史
譯者: 邱香凝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13

作者簡介

鶴見隆史

日本酵素營養學研究領域的權威專家,鶴見診所院長。1948年出生,金澤醫科大學畢業後,在濱松醫大實習、任職。出身醫師世家,受到父親的影響,立志從醫。

他曾修習中醫和針灸,融合中西方醫學的優點,採用一種結合酵素營養學、斷食和氫的獨特替代療法,治癒許多患有疑難雜症的病人。

關於酵素營養學的出版作品豐富,著有:《不生病的關鍵秘密 酵素:從美國、日本到台灣的營養醫學風潮》(新自然主義)、《早上斷食,九成的毛病都會消失!》(時報出版)、《超級酵素:日本酵素權威醫師教你認識酵素,遠離病痛》(世茂)等。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