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健康/高鈺玫報導】S.H.E.成員Ella(陳嘉樺)去年4月誕下兒子勁寶,對兒子「愛不釋手」下,便患上了媽媽手!新手媽媽常忙於替寶貝孩子擠奶、換尿布、洗澡或抱著安撫情緒,若是姿勢不正確又反覆過度使用手腕,連上班族、美髮師或廚師,都可能成了媽媽手的好發族群!
腱鞘炎是什麼?
媽媽手其實是手部腱鞘炎的一種,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都有可能引發腱鞘炎,像是只用四指握住菜刀的握把、反手拿包包,或因工作需求,需長時間啪噠啪噠地敲打著鍵盤、靈活使用手指替客人修剪頭髮等工作,都很容易造成手部過大的負擔,而引起腱鞘炎。
腱鞘炎症狀
罹患腱鞘炎時,手指或手腕會出現劇烈的疼痛感與腫脹,只要進行拿起包包或擰開瓶蓋等簡單動作,便容易感到異常疼痛,最後更可能隨著症狀的惡化,連拿著小瓶的罐裝飲料都很困難,因而會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媽媽手原因
日本高林針灸接骨院院長高林孝光提到,腱鞘像是隧道的形狀,而肌腱是將肌肉連接到骨頭的結締組織,並讓肌肉與關節順暢地動作。此外,為了使肌腱能更流暢地運作,則會由隧道狀的腱鞘固定住肌腱,增加肌腱的穩定性。
當活動手指握、捏、抓東西時,便會透過手指的肌腱在腱鞘中活動,一般來說這樣的日常動作,會流暢地進行,不會產生任何疼痛感;一旦手指進行快速的活動時,便會讓肌腱在腱鞘中劇烈地活動,當活動的次數增多,肌腱與腱鞘的摩擦次數也將隨之增加。
肌腱與腱鞘過度摩擦後,會讓肌腱或腱鞘發炎,且肌腱也會因此變粗,造成腱鞘的空間變得狹窄,無法順暢進行動作,而更容易使肌腱與腱鞘相互摩擦,讓症狀更形惡化。
腱鞘炎、媽媽手讓手腕好痛?下一頁告訴您舒緩方法
腱鞘炎緩和方式
日本理想診所的整形外科醫師磐田振一郎提到,媽媽手在初期時會因腫脹而發熱,因此可透過冰敷的方式緩和發炎症狀,冰敷20分鐘後,休息20分鐘再反覆進行即可。
而當發炎緩解後,入浴時也可泡泡溫熱水,並輕輕地按摩患部周邊,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而若直接在患部上按摩,則可能讓症狀更加惡化。
此外,日本山口嘉川診所院長田村周則提到,手腕靠近大拇指與小拇指的兩側,分別有橈神經與尺神經通過,而這兩個神經都負責控制手指的活動,透過按壓手腕的方式,就可刺激神經,促進手部的血液循環,恢復手部的靈活度。
- 首先先找到陽池穴與外關穴,而陽池穴位於手腕與手背的交界處,待找到陽池穴後,再往手肘方向2個手指寬度的位置,即為外關穴
- 接著使用大拇指在陽池穴與外關穴的中間按壓
- 用舒服的力道按壓1分鐘後換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