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每天淚眼汪汪、十八相送?寶寶好黏人,怎麼辦?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18年12月27日14:08 • 發布於 2018年12月27日00:00
每天淚眼汪汪、十八相送?寶寶好黏人,怎麼辦?
每天淚眼汪汪、十八相送?寶寶好黏人,怎麼辦?

「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產生主體意識,明白自己和媽咪(重要他人或主要照顧者)是二個獨立個體,在此之前,寶寶並無時間與本體觀念。」彰基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政翰表示,這階段的寶寶已懂得媽咪隨時可能會離開自己,即使只是分開短短數分鐘,寶寶都有可能因為想念,而顯得煩躁不安或焦慮哭鬧。

媽咪不見好緊張建立依附關係

換言之,舉凡日常生活中必須分離的小事,像是媽咪去泡牛奶、洗澡、上廁所、煮飯做家事,都有可能掀起寶寶心中的小劇場,誤以為「媽咪不見了」,進而產生分離焦慮。事實上,分離焦慮是種既複雜又矛盾的心理機制,一方面表示寶寶開始想學習獨立,一方面卻又害怕和媽咪分開。

李政翰醫師表示,這階段的寶寶會把媽咪或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堡壘,以此建立依附關係,包括環境改變、更換照顧者,都會使其產生不安全感,非得要回到媽咪的懷抱,不安情緒才能獲得緩解。

6~12個月高峰期適時回應寶寶

一般來說,寶寶在6、7個月大開始產生分離焦慮,1歲至1歲半達到達高峰,李政翰醫師指出:「1歲以後的寶寶開始能靠自己去探索環境,若前期安全感建立良好,寶寶情緒穩定,焦慮感也會逐漸減少;反觀,若前期依附關係建立不佳,分離焦慮很可能會延遲到2、3歲,寶寶易有哭鬧不安、焦慮吃手動作增加,甚至非得由主要照顧者抱抱才能安撫情緒。」

面對正處於分離焦慮年齡階段的寶寶,媽咪該如何處置?部分媽咪將美國百歲小兒科醫師丹瑪(LeilaDenmark)多年臨床經驗集結成書的《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奉為教養圭臬,但李政翰醫師提醒,一旦發現寶寶在哭就採取不理或吼罵的虎媽式教育,反而可能加劇寶寶的分離焦慮,更渴望得到安全感。

與其讓寶寶孤單受怕,李政翰醫師建議,可從日常生活中一步步建立良好依附關係,例如媽咪在做家事時,可將寶寶放在隨時看得到媽咪的地方,或一邊做一邊和寶寶說明自己正在做什麼,寶寶聽到媽咪的聲音自然會覺得安心,也能從互動中學習更多詞彙發音。

練習躲貓貓遊戲和寶寶說再見

此外,也可透過「躲貓貓」遊戲模擬分離情境,剛開始媽咪可用手帕蓋住自己的臉,幾秒鐘後再拿開,通常寶寶重新看到媽咪時,多會露出喜悅笑容,之後將躲起來的時間慢慢延長,讓寶寶漸漸習慣主要照顧者「只是不見一會兒,之後就會再出現」。

面對不熟悉的陌生人,6個月大的寶寶開始產生「認生」防衛機制,輕則有嚴肅、緊張神情,重則哭鬧、躲避等強烈情緒反應,李政翰醫師提醒,媽咪應盡量避免將正處於分離焦慮高峰期的寶寶,交給寶寶不熟悉的照顧者,在交由保母或家中長輩接手照顧前,都應在有父母陪伴的情況下,讓寶寶練習多和照顧者接觸,彼此相互熟識。

有些媽咪會在半年有給薪育嬰假告一段落後,決定重返職場,有時因職場哺乳不易或抽不出時間擠奶,進而要求寶寶戒斷母奶,但李政翰醫師強調:「母奶是和寶寶十分親密的連結,突然斷奶,反而會導致寶寶備感焦慮。」面對正在哭泣的寶寶,媽咪可多給予抱抱或多安撫,不要立刻推開寶寶或不理會他。

若必須將寶寶託付給其他照顧者,媽咪也要做到先讓小孩覺得安心再離開,例如每天早上出門前,可預留一些時間抱抱寶寶,輕聲和寶寶說再見,或用較容易理解的詞彙,和寶寶約定好再見面的時間。李政翰醫師指出,7、8個月大的寶寶語言能力雖尚未成熟,但仍可感受到媽咪的語氣或臉部神情,父母也要避免因害怕寶寶哭泣而偷偷出門,反而破壞彼此的信任感。

值得注意的是,要幫寶寶建立「一旦說再見,媽咪就必須離開」的正確連結,千萬不要因不忍寶寶哭泣,又折返安撫,這樣反而會讓孩子養成藉由哭鬧達成目的;此時,接手照顧者可利用寶寶喜歡的玩具、遊戲,暫時轉移其注意力。

前期安全感確立自主探索環境

有研究顯示,依附關係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社交與情緒發展,李政翰醫師強調,4到6個月階段的寶寶正處於前期安全感建立階段,若和主要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建立穩固,可增加自主探索環境的自信心,即使是天生個性內向的寶寶,就算不願意跟陌生人接觸,也能自己玩玩具,練習獨處而不害怕。

反之,孩子若長期處於分離焦慮、負面情緒無法獲得理解或支持,恐陷入無限輪迴的低落情緒,造成缺乏自信的悲觀型人格,導致憂鬱症傾向偏高,感覺統合發展也會受影響。

李政翰醫師提醒,家中若有年齡較接近的嬰幼兒,父母照顧弟弟或妹妹時,也別忽略小哥哥或小姊姊的情緒,「有些媽咪可能會因照顧新生兒疲累缺乏耐性,遇到小小孩鬧脾氣,選擇推開或不理會,這反而會使孩子更想黏TT,導致其他長輩沒辦法協助照顧、和孩子相處。」建議可帶著小小孩一起練習照顧其他手足,引導孩子參與照顧過程,也不吝給予讚美鼓勵,從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李政翰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學士

經歷: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總醫師、彰化基督教醫院新生兒科主治醫師、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新生兒科專科醫師

現任:彰化基督教兒童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真好,爸爸都沒這問題,都媽媽懂這就好了
    2018年12月27日02:0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