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林昱彣 帶狀疱疹由「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所起,美國數據統計,40歲以上成人高達99.5%感染過水痘帶狀疱疹病毒1。根據統計,台灣人約每3個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2, 高盛行率及可能伴隨而來的疹後神經痛,是台灣民眾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
確診「COVID-19」更容易得皮蛇? 醫師揭曉帶狀疱疹「6大高風險群」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家庭醫學部吳至行部主任表示,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後,病毒可能潛藏於神經節之中,當免疫功能下降或老化時,病毒有機會沿著神經出現,產生持續七到十天的單側水泡狀皮疹1,會引起灼痛、劇痛、刺痛,留下皮膚疤痕,還可能持續長達數月至數年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1。 吳至行部主任說明,目前臨床上觀察容易感染水痘帶狀疱疹病毒者,以下族群的風險可能較高: 1. 50歲以上中老年人3: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免疫功能也會逐漸減弱,而這正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在體內發作的機會。 2. 有帶狀疱疹病史者4:曾經罹患帶狀疱疹的患者,再次發病的機率比起從未感染者還要更高。 3. 慢性疾病患者5:慢性疾病是帶狀疱疹的極大風險因子之一,舉凡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糖尿病等都可能增加帶狀疱疹的患病率。 4. 免疫力低下者3:癌症患者、HIV病毒感染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等皆可能是免疫力低下族群。 5. 曾感染新冠肺炎6:據研究指出,新冠肺炎可能誘發帶狀疱疹發作,可能增加約1/7的機率產生帶狀疱疹。 6. 作息不正常或壓力較大者78:過度壓力或作息不正常,會影響免疫系統運作,導致帶狀疱疹的發病率提升。
打嗎啡也無法完全緩解? 「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恐比分娩還痛
帶狀疱疹引起的帶狀疱疹後神經痛,不但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造成嚴重的慢性疼痛問題。吳至行部主任指出,約有18%帶狀疱疹患者會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1,以疼痛指數評估屬「中重度等級」9,疼痛感類似於電擊,且疼痛症狀可能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以上1。 吳至行部主任表示,帶狀疱疹的病程進展快速,若發病後72小時內沒有特別留意身體狀況,往往會錯過黃金治療期1。「帶狀疱疹若未能及時治療,只能透過藥物輔助減少併發症發生,如果出現『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併發症,有些患者即便合併多種止痛藥,也未能完全緩解!」 因此,吳至行部主任提醒高風險族群,若出現皮膚刺痛、麻痛、灼熱感或發癢,或是自覺體力下降、皮膚出現大面積紅疹且合併發燒或感冒,就要特別注意是帶狀疱疹的前兆,應盡早就醫避免帶狀疱疹與其他併發症。
長皮蛇會影響視力、聽力? 合併「憂鬱症」有危及性命之虞
除了劇烈的疼痛之外,帶狀疱疹還會引起哪些併發症?吳至行部主任提醒,水痘帶狀疱疹病毒潛伏於神經節,而神經節幾乎遍布全身,可能對各處器官都會造成影響,例如發生於眼睛、耳朵周圍,恐引起視力或聽力受損1;部分研究也指出,帶狀疱疹可能增加心血管、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使心肌梗塞、中風等疾病的發病率上升10。 另外,帶狀疱疹不只影響生理、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吳至行部主任解釋,由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的痛感非常劇烈,患者經常備受煎熬,影響身心狀態11,甚至波及日常生活與工作。 「別以為帶狀疱疹痛一個禮拜就會好,其實它所帶來的併發症,往往才是最棘手的!」吳至行部主任強調。
預防才是遠離帶狀疱疹王道! 醫:採取預防措施是關鍵
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平時潛藏於人體內,民眾容易低估或忽略可能衍生的風險。吳至行部主任指出,罹患帶狀疱疹初期雖可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主要效用為加速皮膚病灶癒合、或是減緩疼痛為主1。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後續雖有特定止痛藥可使用,但不少患者仍面臨長期慢性疼痛問題。 吳至行部主任表示,積極預防是遠離帶狀疱疹的關鍵,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預防方式包括規律作息、均衡飲食、調節生活壓力等,另外,接種帶狀疱疹疫苗是已知對帶狀疱疹和疱疹後神經痛有防禦力的方式3。 哪些族群最需要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吳至行部主任建議,50歲以上是首先考慮的族群;如有慢性疾病、免疫低下、家族史等,應與主治醫師討論後風險決定是否適合施打。另外,也建議年輕族群減少不當作息,如熬夜、過勞;保持適當運動量與良好生活型態,有助於維持正常抵抗力,正是預防關鍵!
參考資料:1. Harpaz R, et. al. MMWR Recomm Rep. 2008 Jun 6;57(RR-5):1-302.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98年度科技研究發展計畫3. https://www.cdc.gov/shingles/hcp/clinical-overview.html (Accessed Aug 2023)4. Kim YJ;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19;34;1-105. Joesoef RM;Mayo Clinic proceedings;2012;87;961-76. Bhavsar A, et al.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22;9(5):ofac118.7. Schmidt SAJ, et al. Br J Dermatol. 2021;185(1):130-138. 6.8. Chung WS;Medicine;2016;95;1-69. Katz J et al. Surg Clin North Am 1999;79:231–25210. Erskine N;PLoS One;2017;12;1-1811. Chen MH, et al. Psychosom Med. 2014 May;76(4):285-91.
NP-TW-HZU-ADVR-230013| Date of Preparation: Aug 2023 請立即諮詢醫師,了解更多疾病相關資訊 This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Taiwanese.
延伸閱讀
秋天流感來襲!醫師授「4方法」 奪回免疫力 遠離病毒入侵
常吃東西卡渣!小心「4大牙齒危機」找上身 醫師:嚴重恐怕要抽神經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