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收益平準金是什麼?與高股息 ETF 有關係嗎、對投資人有什麼影響?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3月15日06:21 • 發布於 03月15日05:00 • 吳俊毅

近期高股息 ETF 接力募集,繼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狂吸 518 億元;主打結合月配息設計與 10 元發行價的元大臺灣價值高息 ETF(00940)發行首日突破 645 億元,細看 2 檔加總超越千億資金的 ETF,會發現「本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的文字,究竟什麼是「收益平準金」?

收益平準金是什麼?

收益平準金是什麼?為什麼可以拿來配息?收益平準金會不會影響基金的資產操作或績效?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表示,收益平準金是基金的會計科目之一,當投資人申購基金時,基金公司會將每股淨值中屬於「息」的部分記入收益平準金科目。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基金、ETF 因被大量買入而規模膨脹,導致買入人股息被稀釋。

舉例來說,某檔 ETF 在 3 月底的規模是 100 億元,當月的股利所得是 10 億元,預計在 4 月可配發的配息率是 10%(10 億 / 100 億),但 4 月除息前投資人發現配息很高,所以大量買進,規模增至 1000 億元,但股利所得一樣只有 10 億元,因此 ETF 的配息率將大幅降低至 1%(10 億 / 1000 億),假如原先投資人 3 月以 10 萬買入該檔 ETF 資產,原本預期股息是 1 萬元,但在稀釋下只能拿到 1000 元。

案例 1:無收益平準金

- 原公布配息 公布配息後投資人大量買入 ETF 規模 100 億元 1000 億元 股息所得 10 億元 10 億元 可分配收入 10 億元 10 億元 ETF 現金股息率 10% 1 % 每 10 萬元資產可領股息 1 萬元 1000 元

因此為了維持配息穩定,ETF 可以透過收益平準金機制,將部分收益平準金加入配息中。 在上述例子中,若該檔 ETF 有收益平準金機制,且配息率目標為 10%,則配息金額將增加為 100 億元(1000 億元 x 10%),其中 10 億元是股息所得,90 億元來自收益平準金科目。所以,假如投資人 ETF 資產是 10 萬元,在收益平準金機制幫助下,即使規模擴大 10 倍,所有投資人依舊可以領到 1 萬元。

案例 2:實施收益平準金

- 原公布配息 公布配息後投資人大量買入 ETF 規模 100 億元 1000 億元 股息所得 0 元 90 億元 可分配收入 10 億元 100 億元 ETF 現金股息率 10% 10 % 每 10 萬元資產可領股息 1 萬元 1 萬元

投信業者在使用收益平準金,有哪些原則?

為了確保收益平準金之正常使用,金管會在 2024 年 1 月 11 日公布規定,投信決定 ETF 配息率須依下列原則進行:

  • ETF 實際配息率原則不應超過參考配息率(即 ETF 追蹤指數的配息率),並應說明差異原因及留存紀錄。(例如元大高股息的追蹤指數是 5.08%,實際配息就不應該超過。)
  • 投信業者應訂有收益平準金之啟動標準,例如應同時符合配息率低於參考配息率,以及一段期間內淨申購增加達一定百分比以上而有稀釋配息率之可能性時才能啓用。
  • 使用收益平準金之占比,不應高於「收益分配權最後交易日帳列之收益平準金」/「收益分配權最後交易日帳列之所有可分配收益」之比例。
  • ETF 應訂有收益分配優先順序,原則應優先分配股利、債息及資本利得等科目,達收益平準金啟動標準時,方得使用收益平準金。

投資人在選擇配息型 ETF 時,不應該只看配息高低,更應該評估 ETF 的「體質」,包括追蹤指數、成分股、費用率等。此外,投資人也應了解收益平準金機制,並留意 ETF 的配息來源,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參考資料:投信投顧公會

延伸閱讀

00940申購有券商喊停!同樣是高月配息 ETF,00939、00940 成分股有何不同?
00878 推出不到 3 年,如何吸引百萬人投資?國泰投信:除了選對時機,還有…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