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身體健康、兒孝順,80歲奶奶卻罹憂鬱症?醫分析:做好「這件事」就不怕老,擁抱愉悅熟齡

幸福熟齡

更新於 2022年08月22日03:48 • 發布於 2022年08月22日03:48

作者 : 莊宜芳醫師

圖片 : 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快閃訪台,受到高度關注,這位82歲的老太太從政以來一直有清楚的信念與價值,雖然高齡,依然精力充沛,還能經得起這樣長程的旅行與緊湊行程。

我的門診也有一位年齡相仿的張奶奶,她體態優雅,絲毫看不出已80高齡,雖然丈夫早逝,獨立撫養兩個兒子長大,但孩子都已成家,平常活躍於社區活動跟課程。

張奶奶來到門診,是因近幾個月來對事物越來越提不起興趣,容易覺得疲累、失眠,且常有胸悶心悸。做了一些檢查都正常,經過問診,才發現張奶奶有輕微憂鬱症。

但問到有什麼憂心事情?張奶奶自認母慈子孝、兄友弟恭,連朋友也不敢置信她得了憂鬱症!直到有一天,她拿了一張年輕時曾在美軍俱樂部工作、穿著泳裝在游泳池畔的照片,如此窈窕美麗,我突然有些明白她憂鬱的來源…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是指身體(生理)上、精神(心理)上及社會(社交)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而健康老化,或是成功老化,也包含了生理、認知及社交上的健康狀態。

心理社會發展的研究,大多著重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對於成人中年到老年的心理社會發展,了解的並不多。

早期著名的是艾瑞克森(Eric H. Erickson),他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將人的一生劃分成有次序的8個發展階段,每個發展階段有其發展任務跟危機。而個人要在各個階段學習適應不同的困難,化解不同的危機,完滿相對應的發展任務,逐漸成長,最後完成具有整體性的自我。

其中,與中老年相關的是第7與第8個階段。

中年,大約是50~65歲,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是傳承創新(generativity),不僅僅是教養孩子,還能進一步思考「我能為這個社會貢獻什麼」、「如何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給後代」?發展順利,則能產生關懷及貢獻下一代的階段發展特徵;相反的,若發展不順利者,即會出現心理發展危機,如遲滯不前、自私自利、自憐自艾、不顧未來等。

晚年,大約是65歲至死亡,是心理社會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與危機,是自我統整與悲觀失望。

到了晚年,我們會開始回顧這一生:「我是不是過了有意義的一生?而那個意義是什麼?」「我完成或實現了什麼夢想?」若無法化解這樣的危機,就會有悔恨、失望、憂鬱、甚至絕望。若能完成發展任務,接受自己的人生,感到完滿,則能昇華為智慧。

《哈佛教你幸福一輩子》作者喬治.華倫特,延伸了艾瑞克森的理論,並整合自1938年啟動、追蹤長達80年的哈佛大學《成人發展研究》成果,對於老年的心理成長與變化,提出更細膩的解析。

這個研究結合了3群人,包含了社經環境與智力發展迥異的男性和女性:第1群是哈佛大學的大二學生,當中甚至包括美國已故總統甘迺迪;第2群是在波士頓貧民區的男性;第3群則是特曼研究(Terman Study,史丹福大學針對資優兒童進行的研究)中的資優女性。

研究發現,能夠完成傳承創新這個發展任務的人,有很高比例在70歲後能保有愉悅的老年生活,而不感到失望憂鬱。

華倫特還描述了在傳承創新的下一階段—「意義的擁護者」,是能夠保存及保護個體所處文化或社群中形成的、大家所認同的意義或價值,將之繼續傳承到下一代。而這個意義不見得是很宏遠的社會文化價值,也可能是在家中形成的一種價值觀,像是家規或祖訓。

也許裴洛西持續在工作崗位上,捍衛她相信的價值信念,是讓她如此高齡依然神采奕奕、精力充沛的原因之一。

而張奶奶停滯在關注自身年華老去,無法接受這之間的落差,也許是造成她憂鬱失望的部分原因。若她能將焦點轉向周遭家人、社區,試著看到她為家人社區曾經或現在貢獻的種種,或許會發現她不是「老了」,而是仍然在「成長」中。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整理過世父母遺物,竟發現44萬遺產!銀行百般阻饒、堅持本人才可領,他靠這奇招順利「領到錢了」

42歲就退休,財富自由享受人生!他用「5張表護一生」,老後生活更多元、更快樂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