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每次排尿量只有「1罐養樂多」,膀胱卻有「1杯咖啡」的儲尿量

Heho健康

更新於 2018年10月11日08:13 • 發布於 2018年10月11日04:16 • 盧映慈

「我一直頻尿,怎麼會是尿滯留?」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洪峻澤說,很多病人來,都會抱怨自己的頻尿,卻沒有想到其實是膀胱尿太多,才會一直有想尿尿的感覺,「這種慢性尿滯留比急性的更傷膀胱,最糟可能連腎臟都充滿了尿液,變成『水腎』。」

頻尿也要看尿流速

洪峻澤舉例,像是有位64歲的曹先生,每小時都要尿尿一次,但是每次大概就100cc左右、只有1罐養樂多的量,他覺得是攝護腺肥大造成的頻尿,但來檢查後,發現每秒排出的尿只有「4cc」,「時間又長、速度又慢,這就是膀胱彈性變差造成的。」

「就問一句,在公共廁所上廁所的時候,會不會覺得自己跟別人比起來聲音很小?而且隔壁都尿完了,自己還要繼續尿?如果有的話,就可能是尿滯留。」

經過檢查後,發現曹先生膀胱內有480cc的餘尿,而正常的膀胱容量只有400cc,比一杯中杯的咖啡還要多,其實已經超過了正常量,是因為膀胱在憋尿、攝護腺肥大的壓迫等長期的壓力之下,彈性變差,所以存尿存到500、600cc才開始產生想尿尿的感覺。

洪峻澤說,一次正常的尿量要達到200cc左右,而且每秒正常要排出25cc,所以上一次廁所包含前面的脫褲、擦拭、洗手等過程,大約20秒到半分鐘就要結束,曹先生每秒尿量只有4cc,排出100cc,等於他尿一次就要將近半分鐘,加上其他的動作,要1分鐘才能解決。

尿滯留有分急性跟慢性

洪峻澤說,急性尿滯留的人會知道自己尿不出來,而且膀胱會覺得脹脹痛痛的,甚至痛到要掛急診,所以比較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但發生尿毒症的機率也很高。這比較有可能發生在吃了安眠藥、喝酒喝到茫掉,還有習慣憋尿的人身上,「一昏睡下去,就忘記起來尿尿了,結果尿積太多,隔天脹到尿不出來。」

而慢性尿滯留患者很難自己發現,因為膀胱已經失去彈性,可能會「滿溢尿失禁」,或是「極度頻尿」,這一定要緊急導尿、先把尿排出來,否則等到神經斷裂就變成要終身導尿,而腎臟製造的尿液太久都沒辦法進入膀胱,甚至會尿液倒流,腎臟積尿變成「水腎」,損害腎功能。

「我們給患者測尿流速,有的人可以在正常的時間內解完尿,但尿的過程,流速的線型圖是呈現『鋸齒狀』,這就代表他是用力一下、尿多一點,然後休息,再用力一下、多尿一點,也是不健康的;正常的狀態應該是要鐘型圖。」

洪峻澤說,當自己排尿一次超過400cc、也就是一杯中杯咖啡的量,表示憋尿憋得很嚴重,時間久了就可能造成尿滯留;而一般來說,膀胱的尿量應該要少於50cc,而尿完之後還有400cc,表示已經是慢性尿滯留了。

慢性尿滯留怎麼辦

第一步當然是緊急導尿,然後將尿管留置在膀胱內,觀察膀胱後續的功能,因為有些人可能已經到達「無張力膀胱」的程度,也就是膀胱無力、失能、無法收縮的狀況。洪峻澤說,像是有一位75歲的蕭先生,一開始來就診的時候,頻尿已經嚴重到晚上要包尿布睡覺,所以做完攝護腺肥大的手術後,還是有150cc的餘尿。

圖說/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洪峻澤說,攝護腺肥大造成尿滯留的機率很高。

洪峻澤說,蕭先生後來還是必須進行「自我間歇導尿」,也就是導尿管留置在身體內,看看之後膀胱會不會恢復。所以他建議攝護腺肥大的人要避免使用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因為這些藥物都會造成膀胱跟攝護腺的壓力,容易引起尿滯留。

不過判斷尿滯留的方式,也不是單看「頻尿」就能確定,還要經由超音波、尿流速等檢驗跟測試,所以洪峻澤認為,如果有泌尿道的症狀,像是頻尿、尿不出來、膀胱脹痛,千萬要趕緊就醫,不要自己「當醫生」來診斷。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憋尿、吃感冒藥⋯可能導致「尿不出來」的尿滯留

書田泌尿科殷約翰主任:攝護腺肥大竟然成為膀胱結石的製造機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