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台灣最有可能得諾貝爾獎」的詩人楊牧,傳出13日在台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壽80歲。
近年身體不佳的楊牧,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根據《聯合報》報導,楊牧遺孀剛已向友人發簡訊告知此訊息。
本名王靖獻的楊牧,在1940年生於花蓮,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後赴美國留學,拿到愛荷華大學創作碩士、柏克萊加州大學比較文學博士,返台後在國立東華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是台灣最多產的作家之一,60年來幾乎沒有一天停止創作,不只有詩集,也有散文、戲劇、評論、翻譯、編纂,而且兼擅中英文,2000年獲得國家文藝獎。
圖片來源:翻攝楊牧數位主題館。
楊牧少年成名,但創作能量不斷更新,60年來不但作品無數,也曾翻譯為英、法、德、日、韓、荷蘭、瑞典等語言,同時影響了台灣文學在創作上的進路。
而楊牧在現代詩的寫作上,在早期時正好承接了台灣文學在現代主義潮流後的那波嶄新發展,有一點浪漫主義的味道,使用筆名「葉珊」;但在1960年代,全球發起反戰、反資本主義、反官僚菁英的學生運動後,他認為文學要介入社會,而在32歲時改筆名為楊牧。
楊牧後來在詩的寫作上,又同時融合了對傳統的反思,因此同時包含中、西文學的優美,帶有很高的音樂性、節奏性,同時也有很高的人文關懷;在散文的經營上,能創造語言、鎔鑄外文的語法進入中文,以詩化的語言寫作,可以說,楊牧的創作,是中文寫作美學的極致。
在創作上,楊牧雖然隨著時間的遞嬗,而風格有所不同,但他一直堅持要書寫「藝術性」、「人性」、「社會」、「現實」、「是非」等關懷;1976年,他也同樣具有高度社會關懷的詩人瘂弦,還有葉步榮、生化學家沈燕士等中學同學,共同創辦洪範書店,為台灣的純文學立下了一個出版的重鎮。
而楊牧的美學,不只是來自社會現實,他也在傳統的神話、歷史、民間和傳奇裡汲取靈感,揉合哲學思考、生命探索,同時也將自己的故鄉台灣、花蓮,加上了更多元的色彩,而被推崇為「台灣最有機會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楊牧最後將自己的生命回歸到故鄉花蓮,在東華大學教書,同時帶給學生、教授們一個最自由的環境,一個沒有鐘聲、只有書與樹的地方。
帶你回花蓮 ◎楊牧
你以櫻樹的姿態出生
三月的羞澀和四月的狂烈
多飾物的陽傘在眼前打開了
不許傾聽的聲音,又不許
凝視的眼色。盤旋流動
鶻起兔落,電擊的
光明。靠近我靠近⋯⋯
讓我們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這是我的家鄉
河流尚未命名(如果你允許
我將用你的小名呼它
認識它。一千朵百合花)
你也許會喜愛一則神話
其實你正是我們的神話這是我的家鄉
山岳尚未命名(如果你允許
我將用你的小名呼它
認識它。一萬朵蝴蝶蘭)
深入的勘察隊將為四方繪製新圖
你為我們設計圖例好嗎
決定二萬分之一的比例尺
在高度表上著色這是我的家鄉
地形以純白的雪線為最高
一月平均氣溫攝氏十六度
七月平均二十八度,年雨量
三千公厘,冬季吹東北風
夏季吹西南風。物產不算
豐富,但可以自給自足讓我們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
去印證創生的神話,去工作
去開創溫和的土地。我聽不見
那絕對的聲音,看不見
那絕對的眼色。去宣示
一個耕讀民族的開始
去定居,去繁殖
去認真地唱歌容許我將你比喻為夏天回頭的
海涼,翡翠色的一方手帕
帶著白色的花邊,不繡兵鑑
繡六條補漁船(如牧谿的柿子)
容許我將你比喻為冬季遙遠的
山色,清玉的寒氣在懷裡
素潔呵護著一群飛鳥無聲掠過
多露水的稻草堆。讓我們
一起向種植的山谷滑落。容許
我將你比喻為櫻樹的出生
三月的羞澀和四月的狂烈
多飾物的陽傘在眼前打開了
讓我們向收穫的山谷滑落
這是我們的家鄉
文、圖/盧映慈
>> 加入 Heho健康 LINE@ 好友,健康知識不錯過!
延伸閱讀
留言 1
早起的蟲兒被鳥吃
我沒什麼感覺
2020年03月14日01: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