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大人要提高警覺!孩子夜尿問題不是小事,腎臟科醫師教你找原因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20年08月12日01:56 • 發布於 2020年08月10日08:00 • 早安健康/譚敦慈、余美靜醫師

夜間頻尿除了睡前喝太多水,也可能與身體機能異常有關,包括過動性膀胱、心臟及腎臟異常,都可能導致夜尿問題。在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無論男女性,有高達60%的老人(年齡> 70歲)和15%~20%的年輕人(20~40歲)夜間排尿兩次或兩次以上。

而除了成人夜尿外,孩子夜晚尿床同樣令人煩惱,且可能有其他非生理的因素導致,每天換洗床單累人,孩子也覺得心靈受創!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坦言,講到這個話題其實蠻難過的,因為小時候弟弟三歲前就有這樣的情形,那樣的年代對於兒童夜尿有很多「偏方」,龍眼乾加蛋用麻油煎來吃,算是其中比較「好(吃)」的一招。甚至有一位鄰居老師還說,尿床就叫起來罰跪,弟弟後來跟譚敦慈說,那段過程讓他很受傷。

10%兒童會夜尿!5歲以上、一周夜尿3次應就醫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余美靜指出,約有5%~10%學齡兒童常有尿床問題,是否就醫讓很多父母都有疑慮。但3至5歲小孩的膀胱肌肉控制還沒有成熟,在練習解尿過程中,一周若是有一到兩次夜尿,其實還可以再觀察看看有無改善。

但如果已經5、6歲,每周還有三次以上尿床,應該就醫進行評估觀察;如果6歲以上還未改善,就需要藥物治療,如果沒有妥善面對,未來可能對心理層面有很大影響。余美靜醫師表示,造成兒童夜尿的原因有很多,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因素都有。

3種兒童夜尿原因

生理層面

除了要考慮到腦部與膀胱的成熟度外,也要考量到尿床是否與腎臟疾病有關,例如尿崩、糖尿病或泌尿道感染等。

心理層面

情緒與行為都可能造成夜尿,例如,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皆可能有關聯。余美靜說,夜尿在排除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後,再進行藥物治療。用藥過程如果反應不好,可以注意平常生活行為與情緒,必要時可以至兒童心智科進行評估,國內外研究都指出,夜尿患者比起一般人有 2.6 ~ 2.8 倍的機率被診斷出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緒問題。因此像兒童腎臟科與兒童心智科彼此可以有默契,前者發現用藥反應不好,可以轉介至後者,後者在治療過動、注意力不集中等時發現有夜尿現象,也可轉介至前者治療。

遺傳層面

研究發現,父母有一人兒時曾有夜尿,孩子4成機會可能尿床;如果父母兩人都有夜尿,孩子夜尿的機率會提高到8成。不過好消息是,相對來講無須治療、自己康復的機會也高,但若沒有就醫做好觀察甚至必要時治療,仍有1%~2%至成人期仍會夜尿。

夜尿不只兒童自身因素,也可能是家庭問題

兒童夜尿除了可能是孩子自身因素,致病根源也可能出在家庭本身。余美靜曾治療過一位已經12、13歲的孩子,前半年治療反應是不錯的,所以停藥;半年後,父親來門診說孩子又開始夜尿,次數頻繁,不過接下來投藥治療反應不好。

一段時間後有此父母都來到門診,並且吵了十多分鐘,一方指責對方對孩子夜尿漠不關心,另一方則指責對方把問題看得太嚴重,而孩子則表現得左右為難。到目前這個案的情況仍時好時壞,可見教養問題的差異也會帶給孩子影響。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