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冷就頻尿,有很多原因!一名患者長期在泌尿科門診接受攝護腺藥物的治療,近來他發現當每當天氣變冷時,需要上廁所的次數就會增加,甚至晚上起來的次數也會增加,導致睡眠品質不好,因此需要增加頻尿的藥物,可是一旦天氣變熱,這些症狀都會不藥而癒,也讓患者困擾不已。
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指出,門診中此狀況很常見,不只攝護腺肥大的病人,很多是有膀胱過動或是敏感的病人,每到冬天或天氣變冷時,不少人都會因此膀胱變得更敏感,嚴重時會導致一直跑廁所的現象。
白天如果剛好在工作或會議中,這些狀況會造成困擾甚至中斷工作或會議,晚上如果有這些情形更會導致睡眠不足,造成隔天沒精神,甚至有些老年人會因夜間上廁所次數增加,不小心跌倒造成骨折或腦出血等傷害。
頻尿的定義?
頻尿是眾多泌尿或非泌尿疾病的症狀之一,要正確診斷並不容易。蔡樹衛說明,根據醫學上的定義,起床後到睡覺前小便次數超過8次、夜間睡覺時次數超過2次,就可定義為「頻尿」,而造成頻尿的原因則有以下幾種:
- 尿量較多: 攝取過多水分,起因初期糖尿病造多的口渴;使用利尿劑治療高血壓;或是因年齡過高導致腎功能衰弱。
- 尿液無法完全排乾淨:排尿困難或是膀胱的神經障礙(糖尿病、中風、帕金森氏症或脊髓損傷等)。
- 每次排尿少:膀胱難儲存大量尿液(腦梗塞、腦髓損傷等中樞神經系統障礙、膀胱過動症等);或是由於年紀增長導致膀胱容量減少。
- 其它疾病:例如呼吸中止症、抗利尿激素減少、睡眠障礙、心臟衰竭等。為什麼天冷會頻尿?
隨著天氣逐漸變冷,不少人開始出現頻尿的症狀,甚至一天跑好幾次廁所,擔心是否膀胱有問題。蔡樹衛解釋,天氣冷確實會導致頻尿次數增加,包括流汗量、喝水次數⋯等都會影響。常見原因如下:
- 冬天流汗量變少,水份的經由體內排出量變大,排出大多藉由小便排出,因此造成上廁所的次數也變多。
- 天氣冷會使肢端血管收縮,導致血多回流至軀幹,導致流回腎臟血液量也增加。同時,靜脈回流量提升也會促進心臟分泌心房排鈉鈦,減少腎臟對於鈉離子與水分的再吸收作用,進而加速人體排尿。
- 冬天有時水喝得較少,會造成尿液濃度變高,會增加對膀胱黏膜的刺激性,容易使逼尿肌變敏感,造成頻尿現象。
- 天氣冷容易刺激膀胱逼尿肌反射,導致逼尿肌變敏感,造成解尿的衝動,導致頻尿。
- 天氣冷容易造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較敏感,骨盆底肌的肌肉會變得更緊張,而膀胱容易導致不自主收縮與痙攣,變得容易頻尿。
- 冬天讓人容易賴在被窩裡憋尿而延遲上廁所的時間,會引發尿路感染,造成頻尿。
- 天氣變化時容易得到感冒,部分治療藥物,如抗組織胺或麻黃素等,會引起排尿困難,造成殘尿多或是急性尿滯留,尤其是攝護腺肥大的病人,病人常會以頻尿的狀況來表現。
- 天氣變冷時大家會常吃火鍋,會增加高湯以及高鹽分的攝取增加,鹽分會讓水分滯留在血液中,導致下肢水腫,等到晚上平躺時,血液開始回流回心臟及腎臟,開始製造尿液,因而造成夜間排尿次數增加。頻尿的改善方法
該如何改善頻尿呢?蔡樹衛表示,建議找出導致頻尿的原因,並控制造成原因的疾病,例如使用抗膽鹼藥物與β-3腎上腺素受體作用劑,可改善膀胱過動症;部分因為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不足,可以補充該激素而獲得改善,但是要小心有鈉離子低下的副作用。
此外,也要調整日常習慣。天氣變冷要加強保暖,特別留意脖子、手腕、腳踝、腰部保暖,避免身體及膀胱部位受寒,睡覺時蓋好被子,增加膀胱的保暖;平常減少茶、咖啡的攝取,以免咖啡因的利尿作用讓上廁所次數增加。
若是因夜間排尿次數頻繁而困擾的人,建議晚餐後盡量不要喝太多水,甚至水分含量高的水果,如:水梨等。針對老年人,建議可以將尿壺等容器置於床邊,方便就地解決,避免因半夜上廁所而導致不小心跌倒,造成骨折或腦部出血等意外。
頻尿原因繁多,有時候不是單一的問題,當天氣變冷時,會導致次數的增加及生活的困擾,建議遇到相關症狀,還是需要至門診接受醫師的幫助。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