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華郵政年虧 16.5 億!基層裁員 274 人、卻擴編主管職?中華郵政回應了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05月27日07:58 • 發布於 05月27日07:00 •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中華郵政近年來面臨嚴峻的財務挑戰。2022 年度中華郵政每股盈餘從 2.4 元跌至 - 0.20 元,首次出現虧損。2023 年,中華郵政虧損達 16.5 億元,主要來自三大業務:郵務、儲匯、以及壽險業務的虧損。為因應虧損,中華郵政近日計畫裁減 274 名基層員工,這一舉措也引發了屏東郵政工會和郵政產業工會的強烈反對。

中華郵政裁員基層,又擴編高層職位?工會提出抗議

屏東郵政工會指出,裁員將減少外勤人員和內勤窗口的人力配置,這等同加重留任基層員工的業績壓力。

同時,工會批評中華郵政一邊裁減基層員工,一邊卻增加高層管理職位,在基層人力流失堪慮又未能補充下,擴編主管層級預算的做法只會提高財務風險。

以屏東郵局的情況來說,營收虧損再加上來客量下滑,同時卻又被提升為一等乙級郵局,擴編了 1 名科長和 3 名股長的職位。這些新增人事成本每年將增加屏東郵局 500~600 萬元的預算負擔。

郵政產業工會也指出,高層管理擴編與基層縮編的政策對基層員工造成了不公平的影響,這樣的管理方式無法提升公司的整體績效。

工會理事長廖迺辰表示,中華郵政總公司在擴編高層管理人員的同時,裁減各地基層員工的做法不合理,尤其是在屏東郵政工會敢於公開表達不滿的情況下,更顯得問題的嚴重性。

中華郵政針對指控做出回應:非裁員,乃正常調整編制

中華郵政針對這些指控提出回應,強調每年會依據個地區或分局業務量和營業情況調整編制。這次裁減是屬於正常的內部人力調整,並非裁員。中華郵政解釋,由於郵件量減少,外勤人員無物件可送,這不是基層員工的錯,而是數位化趨勢和電子商務平台的發展所致。

中華郵政強調,所有的編制調整均經過與員工及工會的溝通,且會授權各郵局自行調度人力,以確保營運順暢。

交通部要求中華郵政強化內部溝通、定期回報協商進度

面對工會的抗議,交通部已要求中華郵政公司加強內部溝通,確保員工的工作穩定,進而提升營運績效。中華郵政公司也表示,將循機制協助屏東郵局與工會解決問題,並定期回報協商進度。

中華郵政公司的財務困境反映了傳統郵政業務在數位化時代面臨的挑戰。儘管公司已經在推動數位流程,但營業窗口多次當機事件仍影響了民眾的使用體驗。

此外,郵件量減少的趨勢早在數年前已經顯現,但中華郵政在應對方面顯得滯後,未能及時調整業務策略。

總結來看,中華郵政公司在面對虧損和業務量減少的情況下,採取了裁減基層員工並擴編高層管理職位的策略,這一舉措引發了工會和基層員工的強烈反對。

中華郵政需要在內部管理和業務策略上進行更深入的調整,以應對數位化時代的挑戰,並確保基層員工的權益和工作穩定。唯有如此,才能提升整體營運績效,實現長期穩定發展。

中華郵政 5/25 澄清聲明

有關媒體報導屏東郵政工會質疑中華郵政公司裁基層、增官位、擴組織一事,說明如下:

中華郵政公司各等郵局及各級郵局等級評定基準,每2年視業務需要辦理調整修正。為期周延並符實際發展趨勢,評定基準之修訂,係由各等郵局、中華郵政工會及中華郵政公司相關單位,盱衡整體產業變遷、經營環境變動共同研商訂定。

關於基層人手之配置,為因應函件、包裹、快捷等業務變化,請各局依郵件量適度調整各項業務人員配置,群組化係於郵件量減少時撙節人力方式之一,推行前均與同仁及工會溝通取得共識,並無縮編基層投遞人力情形。窗口核定員額部分,考量窗口來客數雖下降,惟因應數位金融時代,及複雜業務服務精緻化,已將應裁減人力197名授權自行調度所轄支局營業窗口人手,以期調盈補虛。

中華郵政公司強調,董事長、總經理與高階主管多次與工會理事長溝通,並承諾會顧及員工權益,後續將站在顧客的角度來提升服務品質,並於兼顧員工權益下,努力提升公司競爭力,以創造三贏的局面。

參考資料:中華郵政聯合報公視TVBS;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撰寫,編輯:溫為翔

延伸閱讀

科技業狂裁 26 萬人的真相:AI 人才戰開打,有一種人「供過於求」
九年級生正在「消滅」中階主管!4大因素,讓七、八年級生成為最倒楣的人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4

  • 成哥
    非裁員是編制調整..... 非走私是香菸超買..... 非雙標是時空環境不同.... 塔綠班冥進黨真是詐騙人才濟濟!🙄
    05月31日03:32
  • Kuble Kuo
    世界各國的郵政業務, 沒有一個國家是賺錢的, 美國更因為沒有私人企業願意投資經營郵政業務, 所以一直是國家在經營補貼的, 如果硬要強調郵局的盈虧, 服務品質一定會下降!
    05月30日16:17
  • 分拆民营!
    05月28日13:59
  • 茂凱科技 吳進賢 Nelson Wu
    跟人家說郵資超額調漲後,30年不漲 連法律時效都沒這麽長的拔辣説辭都敢開 又要漲價了,我看這次會說千年不漲!
    05月30日10:4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