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不只影響隔天白天的精神狀態,長期失眠更會增加憂鬱、失智等疾病風險,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影響。正視睡眠問題,同時找尋專業諮商和治療,將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重獲身心健康。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兆煒指出,睡眠品質差和睡眠不足都會造成睡不好,不過兩者在醫學上的定義並不同。針對睡眠品質差並無明確定義,像是睡眠中常醒來、睡醒後仍覺得睡不飽、睡覺時間延長,或是半夜做惡夢或驚醒、夢多、睡覺時容易腳抽筋等,都是臨床上睡眠品質差的表現。
至於睡眠不足,許多文獻定義在睡眠時數少於 6 或 7 小時以下,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定義,若睡眠不足時間超過 3 個月,就是長期睡眠不足,無論對心理或生理都會造成影響。
失眠引發的心理問題:焦慮、憂鬱
陳兆煒指出,睡眠過程中,腦部會產生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睡眠不足的狀況發生初期,前述過程受影響,會產生交感神經過度亢奮症狀,導致容易疲倦、緊張、白天時工作效能下降等情形。
睡眠不足狀況在持續一段時間後,可能開始出現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若睡眠問題持續惡化,部分病人的情緒問題可能會更嚴重」。陳兆煒表示,「有些病人因腦內維持快樂情緒的多巴胺分泌受干擾而出現憂鬱情形,非常嚴重的睡眠障礙病人有時甚至會產生幻覺。」
失眠造成的生理問題:身體發炎反應、心腦血管阻塞
長期睡眠不足除影響腦內激素分泌,也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及荷爾蒙平衡;部分病人會因此開始暴飲暴食,進而導致體重增加。陳兆煒指出,長期睡眠不足會產生身體發炎反應,全身不同的器官會有不同的反應。
失眠可能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全身血管硬化風險,同時心臟及腦血管栓塞機率也會增加,甚至引發腦中風、失智和心肌梗塞等疾病。肝臟也會出現肝臟細胞受損、進而導致肝指數上升,脂肪肝風險增加等情形。
如何自我判斷自己是否睡好?哪些情況下該就醫?
要怎麼判斷自己是否睡得好,以及是否需要就醫呢?陳兆煒表示,只要長期你每天的睡眠時數少於 6 小時,就建議就醫尋求改善。
另外,若主觀覺得睡眠時數夠,但總發生醒來還是覺得疲倦、晚上睡眠品質差、半夜常醒來,也可以尋求進一步診療。有睡眠困擾的人,可至神經內科及睡眠醫學專科求診,就診前可簡單記錄每晚的睡眠狀況,如上床時間、入睡時間、半夜是否易醒、以及起床時間,可將這些記錄提供給醫師參考。
陳兆煒也提醒,有些睡眠不足的人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或「不寧腿症候群」等有關,因此,正確的找出病因及進行適當的治療就很重要。如果發現睡著時合併有容易打呼、腳抽筋或身體異常動作等症狀,就診時可將這些狀況告知醫師,讓醫師能進一步診斷,找出原因才能獲得適切的治療,也才能改善失眠問題。
文/李祉函 圖/孫沛群
諮詢專家: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睡眠中心主任陳兆煒
延伸閱讀:
工作誘發健康 4 大危機!《Heho 健康》「上班族健康生活調查」大公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