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維持一段關係的重點在於它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而不是帶走什麼。體貼、清楚的溝通不應該讓人覺得是一件苦差事。如果你覺得跟伴侶相處起來很費力,那可能是不正常的。
認為你應該要成熟到可以滿足於不夠好的人事物是錯誤的想法。
人們經常以為良好的關係需要努力去維繫。令我驚訝的是,許多人對承諾關係的印象如此糟糕和無趣,他們把一段關係的目標弄得像是要磨練耐心,而不是增加幸福感。但維持一段關係的重點在於它能為你的人生帶來什麼,而不是帶走什麼。體貼、清楚的溝通不應該讓人覺得是一件苦差事。如果你覺得跟伴侶相處起來很費力,那可能是不正常的。
在我們的文化中,承諾關係經常被描繪成責任感高,而個人自主性低。這種陳腔濫調告訴你,失去自由和減少快樂是成年人在一段長久關係中無可避免的代價。因此,許多人做出承諾後,願意忍受的太多,能得到的又太少。認為你應該要成熟到可以滿足於不夠好的人事物是錯誤的想法。難怪這麼多長期關係最後都走向崩潰。這是一個無法永續發展的經濟。
如果人們在關係中不斷努力,卻還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遲早會選擇離開。他們會帶著怨恨離開,因為他們認為自我犧牲和無限的耐心應該要帶來幸福才對,這樣的文化承諾讓他們感覺被背叛。但一段關係跟任何其他形式的交換一樣,你的投入不一定等同於回報。不管你多努力、放棄了多少東西,都不能強迫另一個人報答。心理成熟度和慷慨程度才能決定一個人是否願意互惠,而不是你對他付出了多少。想想你自身的經驗就知道,比如對情緒不成熟的父母永無止盡地付出,卻得不到什麼回報。
在良好的關係中,的確不是每一筆交易都是公平的,也不是每一次妥協最後都能得到滿意的結果。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應該要達到平衡,每筆投資都能有所回報。在親密關係的交換中,如果我給你一隻羊,而你給我一顆蘋果,這顯然是不公平的交易。但假如我接受了蘋果,可能意味著我明白你比我更適合養羊。雙方都覺得公平,沒有不切實際的誰比誰更有權利。
你的伴侶應該要豐富你的人生,而不是讓你感到厭煩
活力提升也是良好關係的一項益處。另一個人的陪伴讓你活力充沛,代表跟對方相處通常會讓你變得更輕鬆、開朗,精神也更好。你的伴侶應該要豐富你的人生,而不是讓你感到厭煩。
能激勵他人的人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來保持能量,他們抓緊機會找樂子,藉此增強興趣和活力。當伴侶雙方都能照顧自己時,就能為關係帶來好的能量。加乘效應開始發揮作用,互動為彼此創造好處。
但如果一段關係充斥著情感上的努力或太多不公平的交易,就像跟情緒不成熟的父母相處一樣,那麼你的能量會消失殆盡。這樣的天平太失衡了。
另一個錯誤的想法是「你不應該在一段承諾關係中記分」。真愛不應該去計較。但你能想像一個真實的人完全不會去記分嗎?如果伴侶覺得自己付出得比回報多,那最好還是把相對的努力記錄下來,讓事情可以平衡。如果你對一個在乎公平的人指出不公平的地方,他不會感到被冒犯,而是會關注和留意。只有權利意識過剩的人,才會在被指出不公平待遇時惱羞成怒。
一個好的伴侶很容易溝通,並讓你覺得被理解
除了公平和互惠之外,一個好的伴侶很容易溝通,並讓你覺得被理解。這與複雜的對話無關;只是簡單的傾聽意願,表示他也有把你放在心上。當你解釋這段關係的貿易協定讓你很不好受時,對方是否能夠明白。
願不願意打開天窗說亮話,是預測一段關係能帶來多大益處的最佳方式之一。你的伴侶對溝通的態度將決定這段關係需要多努力來維持。如果對方的反應是發怒、退縮或閃躲,那麼你肯定會很辛苦維持,只為了有穩定的感覺。
在任何類型的承諾關係中,如果你把關係的底層結構當成貿易經濟來看,就會感到更樂觀、更有能力面對狀況。這不是不浪漫,而是實際。如果你想讓你的關係長期保持健康的狀態,請記住所有交易的規則:想付出多少就付出多少,但也要要求對雙方來說都覺得公平的回報。
(本文作者琳賽.吉普森博士是專業心理學家,專為有童年情感忽視經驗的人們提供心理治療。另有暢銷書作:《假性孤兒》。原文節錄自《父母情緒幼稚,該如何守護我自己:即使不被肯定,你依然可以欣賞自己的美好》/采實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