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原因錯綜複雜,常見的暫時性打嗝可能是自發性,也可能胃脹氣等其他疾病因素引起。
打嗝原因可能與腸胃道、神經系統或代謝性疾病有關,儘管多數打嗝都是暫時性、自限性的,但是長時間持續反覆打嗝也可能是疾病警訊,不可不慎。本文帶您了解打嗝原因及快速停止打嗝方法及穴位。
打嗝原因有哪些?
每個人都有過打嗝的經驗。打嗝(hiccup,或稱hiccough)的醫學名詞為singultus,指的是膈神經受刺激而引發橫隔膜肌肉收縮,伴隨聲帶緊閉所產生的「嗝」聲音及動作,為一種神經自主的反應。打嗝的原因錯綜複雜,常見的暫時性打嗝可能是自發性,也可能胃脹氣等其他因素引起。以下整理幾種常見的打嗝原因:
- 飲食過量:吃太多會造成食道被撐大,以至於連帶影響到膈神經造成打嗝。
- 飲用碳酸飲料:汽水含有許多二氧化碳氣體,會導致胃部氣體增加引起打嗝。
- 口呼吸:習慣性用口呼吸會造成吞下過多空氣,容易產生腸胃道不適與各種疾病。
- 腸、胃鏡檢查後:為仔細觀察需將受檢部位充氣,可能造成脹氣或打嗝,通常數小時後可獲改善。
- 環境或腸胃道溫度突然改變:飲食冷熱交替或是環境溫差過大,皆可能引起打嗝。
- 菸酒過量:抽菸跟喝酒會刺激橫隔膜。
- 心理壓力:壓力過大、焦慮或緊張等心理因素都有可能刺激橫隔膜收縮而造成打嗝。
為什麼會一直打嗝?持續多久要看醫生?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指出,多數打嗝為暫時性症狀,但若是持續時間較長,可根據持續時間長短可分為持續性打嗝(persistent hiccup)、頑固性打嗝(intractable hiccup);持續性打嗝為持續超過四十八小時、頑固性打嗝為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
持續打嗝超過48小時的原因可能與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毒性、代謝性或藥物及膈神經與迷走神經受刺激有關。以下列舉持續性與頑固性打嗝的可能原因:
-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可區分為結構性、血管性及感染性等三種因素,如缺血性/出血性中風、腦膜炎、顱內腫瘤、腦幹腫瘤等。
- 毒性、代謝性或藥物:如糖尿病、酒精中毒及全身麻醉等,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如果飲食不當,造成血糖突然升高會引起酮症酸中毒,導致胃輕癱造成打嗝。
- 膈神經、迷走神經受刺激:為持續性與頑固性打嗝最常見的原因,如甲狀腺腫、頸部腫瘤、喉炎、胃食道逆流等。
多數打嗝只要適當調整呼吸、喝水、按摩或改變姿勢等等方式,在短時間就會停止打嗝。不過,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如果打嗝現象持續48小時以上,且伴隨胃部不適、咽喉灼痛、胸口悶痛感等症狀,甚至演變成長達1個月的頑固性打嗝,有可能是胃部疾病的徵兆,需要盡快就醫。以下為可能引發打嗝的胃部疾病:
- 胃食道逆流:因食道和胃之間的閉鎖機制受損,造成胃酸逆流進入食道,刺激神經而導致打嗝。
- 食道裂孔疝氣: 胃的一部分通過食道裂孔進入胸腔,可能導致逆流和打嗝。
- 腸胃炎: 胃黏膜的發炎可能導致食物和液體逆流到食道,刺激神經而引起打嗝。
- 胃潰瘍: 胃酸分泌過多可能引起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可能導致逆流和打嗝。
- 食道癌: 食道癌或其他胃腸道相關的腫瘤可能壓迫神經,導致打嗝。
一直打嗝怎麼辦?3穴位助改善
想緩解打嗝症狀,中醫內科博士李淳廉建議可以按壓攢竹穴、天突穴及內關穴。
攢竹穴
天突穴
內關穴
功效
散風鎮痙呃逆
寬隔和胃、將逆調氣,可用來緩解打嗝
具有安神、和胃、寬胸及止嘔吐之效,常用於打嗝、胃食道逆流等胃氣上逆的症狀。
位置
位在雙眉內側凹陷處
胸骨上窩正中央
手腕橫紋正中線,往上2寸約三指處
說明
以雙手中指按壓雙眉內側凹陷處,向內逐漸平均用力,同時做吞嚥動作,持續2-3分鐘,穴位處有感到酸脹感為佳。
彎曲大拇指,以指甲貼喉部,指頂端頂穴位,微微向下逐漸施力,同時做吞嚥動作,局部有感到酸脹感為佳。
以食指和拇指夾住手腕穴位的方式按揉,同時調整呼吸,約按壓6次。
7招快速停止打嗝
關於如何停止打嗝,網路上有許多說法,像是喝一大口水分多次吞、憋氣等等。究竟哪些方式才能真的快速停止打嗝呢?以下根據英國國民保健署、肝膽腸胃專科醫師吳文傑建議的止嗝方法,整理如下:
- 對著紙袋呼吸(不要套在頭上):用紙袋罩住口鼻重複吸氣吐氣動作,透過吸入些許二氧化碳的方式抑制打嗝。
- 將膝蓋拉至胸部並向前傾:以改變姿勢的方式,將多餘的氣體排出。
- 喝一口冰水、吞一些砂糖、咬一口檸檬或嚐嚐醋:以刺激神經的方式來達到止嗝效果。
- 憋氣:透過增加胸腔壓力以達到止嗝之效。
- 壓舌根催嘔:用湯匙或指腹(食指)按壓舌頭根部,誘發嘔吐反射反應約5分鐘內,打嗝就會停止。
- 大口喝水:在5分鐘內連續且大口喝水(至少500ml),以刺激口咽部附近的神經,達到抑制打嗝之作用。
- 舌尖頂上顎:可有效降低打嗝頻率、減緩不適,也能改善平時不自覺吞口水或清痰的習慣。
【延伸閱讀】
「打嗝」打不停怎麼辦?腸胃科醫師教你4招快速止嗝!小心是這4大疾病警訊
別以為打嗝是小事!醫師提醒:符合這兩情況,就要去看醫生
參考資料: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好心肝會刊第99期、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耕莘醫院、你的腸胃科醫師 鄭泓志 內科 慢性病、李淳廉的淳萃主義
責任編輯:林勻熙
核稿編輯:陳宛欣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