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 撰文=李依文
小小一個台灣雖然面積不大,但同時容納閩南、客家、原住民和新住民,成為一個文化大融合的環境。而吃在任何文化中都是最重要的核心靈魂,如何透過飲食來傳承文化也就變得格外重要。
在想要了解一個全新的文化時,飲食往往是最好的切入點,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口味、食材、烹調方式等,這些要素若是沒有被好好地流傳,文化可以說是少了很重要的靈魂。在台灣,無論是閩南、客家、原住民、新住民等,都有各自豐富的飲食文化,這些也都是屬於台灣的味道。
新北市設計編製了《在餐桌上與世界交朋友:國際飲食食譜手冊》,介紹新北市7個東南亞新住民國家的飲食文化以及35道料理食譜,讓校廚能夠將異國美食融入校園午餐。(張偉明攝)
從芥菜到福菜 「踩」出客家文化
客家人在台灣的人口組成中,也是大宗人口之一,傳統美食非常多樣化,但除了家庭間的傳承以外,還有什麼機會可以學到客家文化?這時候食農教育所扮演的的角色就相當重要,而以傳統美食來看,客家人家家戶戶幾乎都看得到的就是「福菜」,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的瑞原國小,地處於客家庄中,這裡為了讓小朋友學習客家文化,每年都會讓小朋友有體驗作福菜的食農課程。
所謂的福菜,其實就是從芥菜醃製成的酸菜,瑞原國小的老師會帶著小朋友從種植芥菜開始,一路到最後製成福菜,教導的不只是食農體驗,更是客家文化的傳承,讓這股味道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失傳。
桃園市瑞原國小從種芥菜、踩芥菜、醃酸菜,到用細口玻璃瓶醃福菜,學習客家傳統醃菜文化。(圖片來源:桃園市政府提供)
繼承祖傳的農地 找回部落失傳的味道
「我希望當我的孩子向我問起族裡的傳統菜餚時,我的回答不是『聽說』吃起來怎麼樣,而是真的可以告訴他們嚐起來的味道如何。」卡那歲工作坊負責人邱智偉親切地說。
卡那歲用孩子有興趣的課程帶著部落孩子認識部落文化食材。(圖片來源:卡那歲工作坊提供)
座落於台東武陵部落的卡那歲工作訪,是部落食農教育場所,主題全數環繞著來自部落最傳統的農作物,從生產、收穫一路到餐桌上成為菜餚,「其實當初我們從台南回來家鄉的時候,完全不知道要做什麼。」邱志偉笑著說,當初日治時期在卡那歲(即「加拿水溪」的日語發音)這個地方,有7戶人家,每戶人家都被日軍分配到一塊水稻田,但因為時間長遠年久沒有經營,早已荒廢,邱智偉夫婦意識到自己的「根」,部落文化正在失傳,因而成立了「卡那歲工作坊」,將荒廢的水稻田整理起來,重新種植屬於部落傳統的食材「油芒」。
油芒,除了是部落中傳統的農作物之外,也被發現有耐旱的特性,在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生長的很好,「把這個失傳的傳統農做找回來以外,我們發現油芒很符合現在大環境變惡劣的種植條件。」邱志偉說。其實以食農教育的發展上來說,環境變遷也確實是重要的一環,新一代的孩子們面對的是資源的匱乏、水源不足、溫度不斷上升等考驗,而卡那歲除了找回遺失的部落農作以外,更透過這樣的過程告訴部落的孩子們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卡那歲帶著部落孩子學習精緻的擺盤技巧,用更質感的形象來傳遞部落傳統。(圖片來源:卡那歲工作坊提供)
不只是文化 傳承的是自我認同
當我們在認識文化的過程中,總是喜歡先從美食下手,但何曾想過屬於自己的飲食文化又是什麼?台灣的人口文化組成相當豐富,地域雖小,但是這塊土地上有著豐富的人文風景,而食育中飲食文化傳承的部分,絕對比想像中的還要更深刻,讓文化不輕易的失傳,也是為什麼食育必須落實到教育層面的原因。
審稿編輯:童儀展、林玉婷
延伸閱讀
▶小時候胖就是胖!英美為降低健保負擔,推動營養教育已25年
▶糧食安全就是國力的展現!為重建農糧系統 日本全國齊心推食育
▶台東食育提案所:深度挖掘台東飲食文化 打造整合食物議題的平台 串連起人與食的關係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