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儲蓄險和定存比較,哪個投資報酬率高?儲蓄險解約要注意哪些事?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23年01月10日03:34 • 發布於 2023年01月09日07:03 • 經理人編輯部

儲蓄險是一種儲蓄有關的保險合約,有些人會當定存來存款,但儲蓄險和定存比較,投報率有比較好嗎?有沒有哪些缺點?期滿後如果想解約,你應該注意哪些事?

儲蓄險和定存不一樣!搞錯小心賠了本金

首先,要投保儲蓄險,幫助自己存下更多錢, 你必須知道儲蓄險不像是定存! 有 3 件事情一定要搞懂。才不會沒存到錢,甚至還賠了本金。

1.儲蓄險是什麼?其實沒有這個商品名稱

儲蓄險,又被稱為「類定存保單」,保障額度較低,通常沒有提供太多的死亡保障,但繳費期滿後會退回一筆錢,如果拿回的本金和利息比定存高,會吸引不少民眾當成理財工具之一,不少保險業務員為了讓民眾好理解,常以「儲蓄險」來代稱。

但金管會 2019 年 12 月公布「健全保險商品結構相關規範」,在壽險商品死亡給付規範修正部分規定,確保保單價值的準備金比率要符合一定數值以上,並在 2020 年 7 月生效。金管會此舉主要是確保保險業承擔一定死亡風險,降低壽險商品儲蓄成分,提升死亡給付比重,讓保險回歸保險的保障本質。

例如某 31 歲保戶購買一張終身壽險保單,如果不幸在 40 歲前過世,這張保單的死亡給付必須至少是已繳保費的 160%(不同年齡層死亡保障門檻比例不同),因此如果保戶已繳 50 萬元保費,死亡給付必須至少 80 萬元。

2. 儲蓄險期滿前就提早解約,拿不回所有本金

市面上常見的儲蓄險,有 6 年期、10 年期或 20 年期等,保戶如果不是選擇躉繳(即一次繳清),那每年、每半年、每季或每月都必須要繳費,等於具有「強迫儲蓄」的優點,幫助沒有存錢定力的人,把錢真的留下來。

6年期儲蓄險,前5年解約無法拿回全部本金

可是要留意,儲蓄險並不是定存,可以隨時領回,失去的只是利息。當突然繳不出保費,或急需用錢而提早解約,之前投入的本金並不能全數拿回,甚至有些商品可能到繳費期滿,也只會剛好接近繳納的本金。以郵局的 6 年期還本終身保險為例,如果在前 5 年之間解約,只能拿回84%至89%之間的本金。

因此, 放進儲蓄險的資金,一定要是繳費期間內沒有特別用途,或確保自己未來繳費期間,都可以固定留下一筆錢 。另外,繳費年期也應該慎選,否則年期過長,不確定性也會跟著提高,增加存不到錢的風險。

3. 儲蓄險的報酬率,並不是DM上的預定利率

第二件要了解的事情,是許多人一定非常在意的問題:儲蓄險利率真的比定存好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了解常常在保險 DM 上看到的利率,其實是「預定利率」。預定利率並非保戶未來實際拿到的報酬率,而是保險公司扣除保險成本、行政費用之後,預計獲得的報酬率。

因此,想知道儲蓄險實際的報酬率,應要使用 IRR(內部報酬率)計算。保戶除了可自行使用 Excel 試算,網路其實也有很多方便的計算機,只要輸入儲蓄險年期、年繳保費、領回時間以及期滿領回金額(或每年還本金額),就能得出IRR,這時候可再跟活存、定存比較,判斷要選擇哪項工具。

4. 儲蓄險可以幫忙存錢,但不能幫忙轉嫁風險

保險的重要功用之一是轉嫁風險,但如果投保的是儲蓄險,應注意儲蓄險著重於存錢,而不是保障。以 30 歲男性為例,保額 100 萬元的一般終身壽險,年繳保費為 3 萬 1,300 元。但相同保費若是投保儲蓄險,只能擁有不到 20 萬元的保額。

所以投保儲蓄險之前,應先檢視自己的保障是否足夠,不夠的話這筆預算建議優先補足,否則真正發生意外、疾病時,儲蓄險難以形成保護網,無法提供足夠的保障。

儲蓄險 VS 定存,優缺點比較

項目 儲蓄險 定存 優點 強迫長期儲蓄、利率一般相對高、搭配壽險保障 資金靈活性高、解約本金不折損、解約速度快 缺點 資金靈活性低、提前解約會折損本金、解約處理速度慢 利率一般較低、容易中斷儲蓄

延伸閱讀

有理財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投資 NG 行為,超多人踩雷,快看你有沒有
十大熱門 ETF 出爐!0050、0056 仍受歡迎,這兩類高風險 ETF 也入榜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