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夏天潛水完疲累感不減反增? 醫示警:合併紅疹、關節疼痛恐為「潛水夫病」徵兆

潮健康

發布於 05月14日04:00

潮健康/編輯部
夏季腳步將近,除了游泳消暑外,近年廣受歡迎的「潛水」活動,亦為不少年輕族群的消遣首選。不過,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李祥安醫師提醒,若上岸後感到異常不適,甚至出現皮膚紅疹、發癢等症狀,要當心可能是「潛水夫病」的徵兆!

他潛水完休息疲憊感不減反增 檢查竟發現罹患「潛水夫病」

李祥安醫師以診間一名40歲男性為例:該患者與一群熱愛潛水的朋友前陣子揪團參加綠島潛水活動,由於行程匆忙,從水中上浮時速度太快,在上岸之後不久就出現頭痛、倦怠、關節痛和皮膚紅疹及發癢等症狀,卻誤認為是因為趕行程太過勞累導致身體不適,因而沒有將其放在心上。 不過,隨著症狀並未隨著休息而減退,該名男性患者不得不前往醫院就診。經醫師評估後,確診其患有「潛水夫病」,必須立即安排進行「高壓氧治療」。經由李祥安醫師診治後,該患者的症狀獲得大幅改善,並隨即恢復正常生活。

最嚴重可能導致休克死亡? 醫揭潛水夫病症狀、治療原則
最嚴重可能導致休克死亡? 醫揭潛水夫病症狀、治療原則

最嚴重可能導致休克死亡? 醫揭潛水夫病症狀、治療原則

「潛水夫病」又名「減壓症」,肇因於深度潛水時呼吸所用氣瓶裡的氣體,隨著壓力上升溶解於血漿內。若是潛水者上浮時速度太快造成減壓時間不足,氣體溶解度下降後會釋出大量氮氣氣泡;這些氣泡若來不及經呼吸從肺部排出,就會阻塞在身體各處微血管。 李祥安醫師表示,若出現上述狀況,可能就會導致四肢肌肉關節痠痛、皮膚搔癢及紅疹、倦怠、頭痛與頭暈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導致肢體癱瘓、麻木無力、視力模糊、呼吸困難、胸悶、胸痛、休克甚至死亡。特定輕微減壓症若不及時治療,很有可能演變為「慢性減壓症」,包含股骨頭壞死、中樞神經退化及記憶力衰退等問題。呼籲潛水愛好者對「潛水夫病」所造成的傷害不可不慎。

高壓氧也能治療聽損、慢性疲勞? 有「1疾病」絕不能進高壓氧艙
高壓氧也能治療聽損、慢性疲勞? 有「1疾病」絕不能進高壓氧艙

高壓氧也能治療聽損、慢性疲勞? 有「1疾病」絕不能進高壓氧艙

以「高壓氧」技術治療潛水夫病,原理為讓患者進入高壓氧艙內呼吸純氧;艙內壓力會加壓到2.5-3大氣壓,藉由提高壓力將阻塞在血管的氣泡重新溶回血漿裡,再經由緩慢減壓過程讓氣泡逐步自肺部呼出。由於治療過程中氧氣大量溶解於血漿內,因此有助於讓受傷的組織獲得充分氧氣進行修復。 李祥安醫師指出,高壓氧治療一開始是美國海軍用來治療潛水人員常見的減壓病,後來陸續應用到一氧化碳中毒、慢性骨髓炎、腔室症候群、困難癒合的傷口、突發性聽力損失和慢性疲勞等。 雖然高壓氧治療好處看似不少,但其仍可能有潛在的副作用和風險,例如「氣壓傷」常見於中耳及耳膜,這部分可由護理師衛教平衡耳內壓力來避免。其次則是有未被治療的「氣胸」,對高壓氧治療來說是絕對禁忌症。因此,接受高壓氧治療的病人,都應由高壓氧專科醫師進行詳細評估以確保安全。

潛水後24小時內避免搭飛機! 老手恐因「這閃失」丟掉性命
潛水後24小時內避免搭飛機! 老手恐因「這閃失」丟掉性命

潛水後24小時內避免搭飛機! 老手恐因「這閃失」丟掉性命

近年來潛水活動越來越受歡迎,從事休閒潛水並考取證照的人也越來越多。若是新手想學習潛水,務必尋求專業教練帶領及教學,學習關於潛水安全的各種知識,避免減壓症出現。擁有專業證照的潛水老手更不能掉以輕心,上浮減壓時務必遵守減壓表,任何一點閃失都有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失去生命。 最後,李祥安醫師提醒潛水愛好者,潛水結束後24小時內盡量避免搭乘飛機,因為飛機升空視同持續減壓,有可能導致尚未完全排出的氣泡造成減壓症。若潛水完畢後有類似上述症狀,可盡速至就近的高壓氧治療中心求助,以免發生後遺症。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做哪些運動最能抒壓? 研究解答:衝浪、登山效果顯著! 最多降7成重鬱症狀他被魚鉤刺傷「差點截肢」! 夏天親水當心「海洋弧菌」感染 醫:嚴重恐「局部壞死」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