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需求金字塔」,從生理、安全需求……到自我實現,被很多人用來檢驗一生的階段,但有人推敲作者的思想原意,驚訝發現:「自我實現」上面,還有另一層更高的境界。
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也稱為「需求層次理論」,很多人都曾在公民課中讀過,這個概念也被許多生涯規劃專家拿來使用,發展成檢測自己人生階段的指標。你清楚它的內涵嗎?
一生有幾個階段?認識馬斯洛「需求金字塔」
1943年,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在著作中,把人類的需求簡化成不同層次,由後人整理、發展成一座5階的金字塔:
1.生理需求:最基本的、生物性的需要獲得滿足(如:空氣和水、吃飽、睡飽、滿足性慾)。
2.安全需求:人能在穩定的環境下生活(如:人身安全的保障、不必遭受戰亂、無須擔心安危風險)。
3.愛與歸屬:在群體、人際關係中感覺到被愛、歸屬感(如:友情、愛情、其他人際關係)。
4.尊重需求:自我肯定與他人的認可,產生尊嚴(如:獲得信任、受到尊敬、感受到自己被需要)。
5.自我實現: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天賦。
當食物的供應不充足時,那麼人類的生活,就會依照「獲得充足的食物」為目的來運作。換句話說,當我們連吃飽都有問題,就會以「吃飽」為優先考量,此時談愛情、談理想,都只是空談。
當最底層的需求獲得了滿足,人們會往上追求—吃飽了,會希望獲得安全的環境;安全了,就會想在群體中找到歸屬感;接下來,會想獲得敬重與尊嚴;最後則是實現自我理想、發揮潛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世人熟知的5階需求金字塔。圖片來源/Pixabay)
追求「自我實現」是頂峰?馬斯洛晚年推翻了
心理諮商、職涯發展領域,都會用到「需求金字塔」,許多商業管理也將其作為成功學的發展指標,鼓勵人們積極追求「自我實現」。不少學者都認同,達到自我實現,才能造就「理想」、「最佳」的人格。不管是在東方或西方,在生命中找到突破自我、發揮潛能的領域,也能大大提升個人對生命的滿意度。
馬斯洛早年認為,當金字塔下方的需求都獲得滿足,一個人可以不再擔憂溫飽、害怕被人群拋下、也在社群中找到立足之地,就能把心思放在追求「自我實現」上。
然而,他在晚年的著作裡,卻推翻了「自我實現」是最上層的說法。有人細讀他的思想發現:臨終前,馬斯洛對自己提出的需求層次產生疑慮,認為需求層次並不完整,也需要重新定義「自我實現」的內涵。
他在日記中寫:「我意識到它太過草率、有許多漏洞。多年來,我對此充滿不安,也計劃要撰文來修正『自我實現』的不足,但一直沒寫。」當馬斯洛開始重寫需求層次時,已經病入膏肓,不到5年就離世。1970年他逝世以後,這段手稿才出版,這也是為什麼世人大多不曉得這段往事。
真正的最高層次:利他的「超越」,創造出高峰體驗
根據馬斯洛指出的金字塔盲點,「自我實現」並不是金字塔的頂端,達到自我實現後,還有另一層更高的狀態,超越(transcendence)。「超越」是最頂峰、也最全面的愉悅,此時一個人所關注的事物,會完全超越其他的層次,不再以「個人」為出發點來思考,甚至是利他的。
一旦達到這種境界,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就不再自私、不只會想到自己,而是超越了個人的利害,開始對萬物萌生慈悲之意,與他人、與物種、對自然和宇宙,都感受到深刻的關聯性。
在金字塔頂端的狀態是什麼呢?馬斯洛認為,「超越」會創造出真正的高峰體驗(peak experience),那是一種「視野無限寬廣的感覺」。當一個人進入高峰體驗,「就更容易與外界的人事物融合在一起,比如一對愛侶合而為一、創作者與自己的作品融合為一、母親感覺與自己的孩子是為一體」,都是高峰體驗。
美國認知科學家考夫曼(Scott Barry Kaufman)重新改寫了金字塔的結構,用「帆船」來呈現:以安全、人際連結、自尊為船身,以探索、愛、目的性為風帆。他指出,人生必須在堅固的自尊與安全感下,努力突破舒適圈、積極探索生命的真諦,以追求「超越」。
(考夫曼以船身重新詮釋「需求層次」。圖片來源/Sloww)
參考資料:Big Think、VeryWellMind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