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完畢,老闆決定幫你加薪 1 萬元。你開心地回到座位,卻發現隔壁同事的薪水漲了 1.5 萬,話還沒聽完,你想要離職了……。
心理學家埃里克.詹納佐(Eric Jannazzo)指出,人們很難逃離比較機制,也因為不停地比較,讓你停不下來、心很累。因為只要一直比較,總會遇上比你好的人。
想減少比較心態帶來的痛苦,你可以練習以下 3 種常見的思考方式:
1. 重新定義自己的位置
研究指出,當受試者被詢問,自己的能力是否優於平均?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是」,而且受測者多半認為,平均水準等於能力低於平均,而非字面上的定義。但在一個團隊中,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優於團體平均。
想調整「被比下去」的感受,建議從衡量成功的方式開始改變,由量化標準,變成質化指標。 比如說,不再用第一、第二來衡量自己,而用自己是否開心?質化指標讓人認識到,平均原來這麼快樂,自己已經夠好了,然後放過自己。
2. 少擔心「比別人少做了什麼」
不要因為別人做了什麼,所以我也要做什麼。疫情期間,許多人必須隔離在家,所以在社群上開始流傳一句話:不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新語言或技能,等於浪費生命。
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學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講師米歇蘭娜.傑斯特(Michellana Jester)指出,嚴以律己值得鼓勵,但這則訊息忽視了在疫情期間,人們的生活經歷了大幅度的轉變,像是遠距工作、居家隔離。
為了適應這些變化,需要耗費大量精力,所以沒精力學習新事物很自然,沒必要自責。
3. 追求足夠就好
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指出,許多人渴望電影情節般的愛情,如果得到的不如想像,可能會失落,不如反問自己:只要擁有什麼,就算是好伴侶,更容易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
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Barry Schwartz)解釋,非真命天子不嫁、真命天女不娶的人,往往要耗費很多時間,才可能找到最佳伴侶。但就算成功結婚,也很容易後悔,因為他們日後常會覺得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反之,選擇「剛剛好」的伴侶,因為懂得容忍缺點,也知道對方的優點在哪裡,所以在這段關係中更容易滿足、幸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