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擺脫惱人尿失禁,泌尿科醫師「按表操課」這招萬無一失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19年05月07日11:51 • 發布於 2019年05月07日11:47 • 閱讀,對身體好!

患者發生急尿或尿失禁,通常都是膀胱和尿路系統發生了問題,而男性也可能因為攝護腺肥大,造成急尿或尿失禁的狀況!

「唉唷,等一下,我得先找個洗手間!」過去普遍認為只有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才可能會發生尿急現象,如今,診間內已有不少的年輕朋友,一再遇上這樣的困擾!

所謂的尿急感,就是突然間湧上一股想要上廁所的衝動,還不到失禁程度,病理診斷上稱為「急尿」或「尿急」,如果確實忍不住就尿出來了,這種狀況則是「急迫性尿失禁」。

尿急,急起來簡直要人命!

俗話常說:「人有三急!」到底是哪三急?一說是「內急、性急、心急」,另外一說則是「尿急、屎急、屁急」,不管哪一種說法,「內急」都是公認的最緊急。

如果突然感到尿急,卻找不到廁所,才是當下最要人命的事情,加上頻尿、夜尿、蛋白尿種種泌尿道問題,本來以為的尿尿小事,竟成了困擾日常生活的大事……

首先,我們得先認識何謂尿失禁,關於尿失禁可分為五大類:

第一類「急迫性尿失禁」:因為急尿所造成的漏尿,突然之間想要上廁所,卻來不及走到廁所,就尿出來了,稱為「急迫性尿失禁」。

第二類「應力性尿失禁」:當用力咳嗽、大笑,或是一旦肚子施力,發生漏尿的情況。

第三類「滿溢性尿失禁」:膀胱已經裝了太多的尿液,患者每次解尿卻只能尿出一點點,事實上是膀胱因為裝滿了尿液,而自行外漏的尿。

第四類「持續性尿失禁」:不管什麼時候都在持續滴尿,這種持續性的尿失禁基本上就是膀胱或尿道有一處破洞,所以才會一直滴出尿液,就像關不住的水管,持續發生滴漏。

第五類「暫時發生的尿失禁」:又稱為急性的尿失禁,膀胱發炎、感染會導致膀胱變得過於敏感,或是膀胱長了結石或腫瘤,都可能會造成尿失禁的狀況,屬於短期症狀,只要將病兆解除,就能停止失禁問題。

回到一般人尿急這件事,大抵歸屬在第一類「急迫性尿失禁」的初步範疇,很多人應該都有這種經驗,譬如在冬天的時候,當手觸摸到冰冷的東西,突然會有股尿意升起,就是「急尿感」,如果一聽到水聲或摸到冰冷的物品就想尿尿,結果真的控制不住尿出來,就是「急迫性尿失禁」。

忍不住尿,原來是尿路系統發生「短路」!

「啊,不好意思,怎麼又漏尿了!」小敏驚呼一聲,趕緊掩著裙襬跑向廁所,希望沒有人看見她的糗態。其實,患者發生急尿或尿失禁,通常都是膀胱和尿路系統發生了問題!

膀胱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裝尿,一是排尿。膀胱的容量通常在200到300毫升左右,因各別體型而異,一旦膀胱中的尿液累積達到這個範圍,大腦神經系統就會提醒我們需要解尿,不能再等了。

膀胱可說是個相當特別的器官,所有的動物裡面,只有人類經過了演化的過程,使得膀胱有辦法裝尿,當其他動物大多累積了一些尿液,就會進行解放,所以可以觀察道路邊小狗,就是有一點尿就解一點尿。

假使有人發生尿失禁的問題,事實上就是膀胱裝不了尿液了;反之,如果膀胱沒辦法把尿排出來,就稱作尿滯留。

排尿及儲尿的功能是相當複雜的機制,參與的器官包括:尿道、膀胱和神經。膀胱在整個過程中是一個主要角色,身體中有一個神經在控制膀胱,若是神經傳導系統出現短路,造成膀胱無法裝尿或解尿;也有可能因為下方尿道出現狀況,導致膀胱功能雖然良好,卻還是無法排出尿液。

攝護腺肥大、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急尿感

「謝主任,為什麼我會不知道要尿尿?一旦有感覺了,卻已經來不及了!」一名正值壯年的男士憂心忡忡問我。

除了膀胱功能失常之外,男性也可能因為攝護腺造成急尿或尿失禁的狀況,假使腫大的攝護腺,是往膀胱裡面生長,就會刺激到膀胱,導致過分敏感,因而產生急尿感,有一點尿液就想要解尿。

另一種則是攝護腺大到一定程度,越來越不好解尿,患者每次解尿都得一直用力,導致膀胱慢慢「鈍化」,尿量持續累積卻無法感到尿意,最後情形當然是來不及跑到廁所,就滿溢出來了。

此外,自律神經失調也會導致急尿、尿失禁,特別是一些中風、腦部受傷或脊椎損傷的患者,造成神經系統控制混亂。

上面提及,膀胱解尿的過程其實是一個複雜的流程,基本上分成幾大環節:首先,大腦下達指令讓膀胱收縮;第二,同時下達一個指令,使膀胱口的括約肌打開,亦即打開膀胱的開關,就如同要先把水龍頭打開,水才出得來。膀胱收縮、打開膀胱口的括約肌,兩個動作要同時發生、精準配合,才能夠完成解尿動作。

因此,上面的總司令(大腦)必須清楚傳達指令,經由脊椎把命令向下傳遞,脊椎裡面又有一個區域的指揮官,把該命令好好地執行,然後才能夠完成「解尿」這件最重要的小事。

若是傳達訊息的線路短路、失序,自然就會出現全城戒備或全面潰堤的場景!

謝醫師的「泌」密門診〉男女漏尿大不同,原來和尿道長短有關係?

相對女生而言,男生比較不容易有漏尿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女生的尿道比較短,再者,尿道比較短,本身阻力就比較小,所以容易漏尿。

女生的膀胱頸到尿道出口大概只有3到5公分,男生大概有12到15公分長,加上男生的膀胱頸出口有一個攝護腺,會增加它的阻力,使得男性不容易漏尿。只是年紀大的男性,一旦發生攝護腺肥大,而且往尿道口增大的類型,就會堵住尿道,影響解尿。

男性攝護腺通常都會隨著年紀增長變大,只要不影響到功能和日常行為就沒有問題,假使有人想要永遠擺脫攝護腺問題,除非拿掉睪丸,形同閹掉,像是古代的太監就沒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但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吧!

輕忽老年人尿失禁,導致健康全失守

「謝主任,不好意思,我好像有尿失禁問題耶!」因為來不及到廁所就尿濕褲子,讓林媽媽心情感到相當低落,在診間也刻意壓低聲音。

「不用不好意思啦,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這種情況,而且只要治療就會好轉,別擔心!」這是我一貫的回答!

(圖/Pakutaso 2484

《台灣醫學會雜誌》2000年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台灣,65歲以上社區老人的尿失禁盛行率,全體大概佔21%,其中男性佔15%,女性則是佔27%。由此可知,每65歲以上的老人裡面,就有一個人有尿失禁問題,而且以女性居多。

尿失禁其實是老年人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只是根據臨床門診經驗來看,因尿失禁而來求醫的人,卻仍相當少數!這是為什麼呢?正因為大部份人都不好意思,也不敢對外人張揚,諱疾忌醫的情況下,老人家自然就越來越不想動、不想要出門。

一旦尿濕褲子,就會感到不舒適,甚至被別人發現、恥笑,患者就更不想外出。接著,慢慢從一個本來相當活躍、願意主動與人親近,轉變成不喜歡社交、悶悶不樂的性格。其實,這才是患者真正的老化。

回歸到問題的源頭,僅因為尿失禁這樣的一個小問題,使得一位老人活動量減少,變得封閉、憂鬱,演變成為身體、心理的大問題,不可不慎!

「我父親82歲了,本來早晨都會晨泳,夜晚也會看電影,最近卻悶悶不樂……」不久前,我同學突然來我門診求救,他父親本來每天晚上都會喝一小杯威士忌,靜靜欣賞一部影集,然後才舒舒服服的上床就寢,然後,隔日早上7點準備外出晨泳,閒情逸致地度過他的美好一天。但是這5年下來,他卻不再這麼做了,正因為他會尿失禁,但是他不說,於是連這些活動都不願意做了。

因為,他不再出門,取消了一切社交活動,整個人變得異常消沉。事實上,這已經慢慢演變成老人憂鬱症。人只要不出門,不跟外界溝通的話,很容易出現種種問題。

由於尿失禁是相當主觀的症狀,假使患者沒說,旁人有可能不容易發現,因此希望透過觀念推廣,讓大眾理解到這是可以解決的問題,並不是件丟臉的事,唯有盡早處理,才能盡早重拾開心活力,恢復盎然的生趣。

按表操課:急尿照護,萬無一失

關於尿急與失禁的治療方式,如果是急迫性的尿失禁,首先會探查患者有無病理上的原因,假使有病理上的原因,只需對症下藥,問題就能獲得解決了;有些則是因為年紀因素,膀胱感覺退化或是行動不便,通常會建議患者採用「按表操課」,藉由按時上廁所,就能避免失禁發生。

正常情況下,一般人大約兩小時上一次廁所,若是小於兩個小時就要跑廁所,就會認定為頻尿現象,不過還需取決於喝水量。

針對急尿感、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可以「計劃性上廁所」,預定每兩小時提醒自己跑一次廁所,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法。若是中老年在夜裡,可以準備尿壺,同時需留意居家環境的室內照明,不要讓患者因為急著上廁所,結果摸黑跌倒,導致狀況變得更糟。

再之,若需使用藥物減緩患者的急迫性尿失禁,目前已經有多種抗乙醯膽鹼的藥物,可以減緩症狀。然而,我都建議藥物不應作為第一線,應該由行為上面著手,從改變日常生活行為做起。不然,很多老人家已經服用很多藥了,假使一種問題吃一顆藥,太多藥物反而不是一件好事。我們還是希望從日常生活行為的改變去做調整。

藥物可以使用在非不得已的情況下,例如出國旅行,遇到長時間的飛行時間、在外行走,此時藉助藥物的協助,減少在外十幾天可能帶來的困擾,但是以長期來講的話,還是要以行為的改變來做為症狀改善,會是比較妥當的方式。

「尿急」是可以從容解決的事,做好「上廁所」規劃,讓有急尿、尿失禁的患者,能夠比較安心的迎接日常,同時能夠好整以暇地從事其他事情,當「尿尿」發生問題時,就好好地去處理它,不需要著急,只要不急,也就不是大問題了!

謝醫師的「泌」密門診〉急尿臨床觀察,留意老人夜晚如廁照顧

急尿係指患者突然性地想要尿尿,本來膀胱裝兩百毫升的尿液就會自然想要解尿,可能因為年紀增長器質性功能衰退,或是男性攝護腺肥大,導致膀胱感覺鈍化,一直累積到300毫升的尿液才想要去排出,因此,造成患者來不及走到廁所就尿出來,這是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很多老年人行動不便,可能是關節有障礙、罹患帕金森氏症,或是視力不佳,導致動作相對比較緩慢。當他們想要上廁所,走到廁所就要花上十幾分鐘,結果來不及就尿出來了。

根據臨床經驗,特別要提醒年長者的急尿患者,因為他們並不想要尿在褲子上,造成親人的困擾,所以一旦想要尿尿,就會急著衝去廁所。特別是深夜起身的時候,常常一急,就容易造成跌倒。老人家其實不禁摔,通常一跌倒都滿嚴重,若是發生骨折等衍生問題更是得不償失。

門診案例:65歲長輩來不及跑廁所,經常尿濕褲子

「醫師好,這樣說起來有點丟臉啊!……我最近常常來不及進到廁所,就尿褲子了……」王伯伯有著長達10年病史的糖尿病,這次前來診間卻不是因為血糖問題,而是困擾日常的小毛病,因此不太好意思啟齒。

聽到水流聲、寒天摸到門把,尿意就襲來

來不及進到廁所就尿濕褲子,確實讓人感到相當不自在,但有問題就要趕緊找醫師,千萬不要不好意思。

當我仔細詢問之後,發現王伯伯有一些攝護腺的症狀,像是小便不好解、晚上會起床上兩、三次廁所,但大致上都屬正常狀態。

其中,最大困擾是只要感到尿意,想要動身前往廁所,就一定會來不及!而且還不只這樣,只要聽到水流聲、冬天摸到門把也會引發尿意,有時候忍得住、有的時候忍不住,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治療評估:養成固定如廁習慣

醫學上,對於這種症狀稱為「急迫性尿失禁」,或是有尿意的急迫感,主要因為攝護腺稍微肥大,因而刺激到膀胱,導致膀胱較為敏感。

當然可以透過一些藥物來減緩症狀,然而重點在於,這位病人必須先把血糖控制好。再者,我都會對病人說,不一定要等到膀胱脹了再去廁所,養成固定如廁習慣,比如說:兩個小時就去一次廁所,當時間差不多的時候,就先到廁所報到,就不需動用到藥物的方式。

事實上,這類患者並非單純性的解尿問題,而是感覺神經變得遲鈍,常常等到膀胱的尿液累積得太多,才想要如廁,因此才會造成來不及的現象。

(首圖/Shutterstock andriano.cz

(本文作者為台中慈濟醫院外科部副主任、泌尿科主治醫師;原文刊載於謝登富《說不出口的「泌」密》/博思智庫)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