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就是腳跟中承受體重那塊最底下的骨頭,它的上面就是距骨,再上面才是大家熟悉的小腿脛腓骨,而距骨下方與跟骨之間就是距下關節。由於整塊跟骨都是由海綿骨形成,平常可以像彈簧般吸收走路、跑步的震盪,但如果一次給予太大的衝擊,就會像海綿蛋糕一樣被壓扁,而跟骨和距骨之間的「距下關節」也會因此壞掉。
台灣大多數的下肢骨折患者來自於車禍。但跟骨骨折卻截然不同,大多是因為從高處落下,例如一些板模、裝潢、油漆、水電、鐵皮屋工人等,還有一些是精神病患跳樓而造成(不同於一般人跳樓會選很高的樓,大多是多處骨折或當場死亡,精神病患跳樓常選二樓)。換言之,跟骨骨折患者的共同特點就是大多社經地位較低。我的臨床診療中,除了少數的白領階級之外,90%以上的跟骨骨折患者都是基層的勞工朋友。
多數的跟骨骨折都是粉碎性骨折,而且還會造成距下關節的崩塌,所以在先進國家跟骨距下關節塌陷骨折的標準做法,就是採開放性復位、鋼板內固定,以期恢復跟骨的形狀及關節的活動度。但台灣大部份未受過足踝專科訓練的醫師,他們的標準做法是:打兩根鋼釘進去,「喬一喬」就好了!問題是:這些患者的距下關節都已經碎裂,光插根鋼釘進去,又怎能讓跟骨恢復原有的形狀?於是,考量若輕易施行不熟悉的足踝復位手術,可能引起併發症的風險更高,相對地,跟骨未完全復位所導致的後遺症則屬慢性,長期下來才會引發,一時之間也不會來煩醫生。所以就這樣囉!反正複雜的足踝復位手術和鋼針法的健保給付點數都一樣,都只有膝人工關節的1/4。
無奈的是,跟骨骨折患者一旦插了鋼釘、打了石膏後兩個月,雖然歪曲的骨頭會癒合,病況也會好轉,但患者走路還是會痛,腳型也很差,漸漸地便形成胖胖縮短的「饅頭腳跟」,甚至是「香蕉腳」。再去請教醫生,得到的答案是:沒辦法,只能好到這樣。就此宣布了患者終生跛腳的命運。
(圖/打鋼釘治療沒用,形成「饅頭腳跟」)
社經地位較低的患者,較沒有管道去找到適合的專科醫師,可能就只好接受自己的命運。其中有些運氣較好的患者,經過四處流浪求醫後,可能會被別的醫師轉介到專攻足踝外科的醫師處,但因為時效已久,沒有辦法進行復位手術,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進行「骨矯正融合手術」。這幾乎就是到我這兒求診病人的標準故事。
可能有些人會問,那為什麼一開始不去找足踝專科醫師呢?真是好問題!因為足踝手術健保給付很低,很少骨科醫師願意專注於這個領域,而許多受過足踝外科訓練的醫師也不願意表明自己是足踝專科,以免影響了開脊椎、膝關節、髖關節等賺錢的機會。因此很難找到這種願意執著於足踝專科的笨蛋醫師。
跟骨骨折受傷,通常會連帶上方的距下關節也產生變形、磨損、退化的情形,但這個關節卻不存在於勞保傷病及殘障給付表中!許多勞工病患不解地跟我說:「可是……我明明就跛腳啊,為什麼勞保不給付?」我也只能無奈地告訴他:「醫師診斷證明書中,我可以幫你寫跛腳、行走困難、不能復工、距下關節毀損退化,你要我寫什麼我都寫,但是在勞保給付的表單中,就是沒包括『距下關節』啊!」向勞保局申訴,所得到的反應卻是:「請你指出病患踝關節哪裡壞掉?活動度減低多少?」但「踝關節」和「距下關節」是不同的關節啊!
有時候,政府機關條文之死板,實在是讓人頭上三條線,或許當初在制訂這部份健保相關給付的考量是:讓你能走路就不錯了,還管步態好不好看?但弔詭的是,勞保連少根腳趾頭都有賠償。於是我不禁想問:在生活上,跛腳和少了根腳趾頭,究竟哪樣比較不方便?更何況,這些勞工朋友的腳上都承受著全家的生活,一旦腳跛了,勢必影響到家庭生計,這裡面其實隱含著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我的診療經驗之中,大多的跟骨骨折患者都是1到4公尺高的「低空工作者」,因為從這個高度掉下來,人還可以用腳跟著地,但因為衝擊力太大會造成跟骨骨折。據說跟骨骨折在工業時代以前是很少見的,因為沒有樓房,也沒有堅硬的地面來接受跟骨的衝撞,也因此,可以說跟骨骨折是一種工業病呢。
由於台灣工安做得沒有先進國家好,意外率頗高,所以跟骨骨折等腳的傷害,大多發生在社經地位較弱勢的勞工朋友身上,而這群為了生活,不得不暴露在較危險環境中的工人們的腳,在醫療體系缺乏足踝專科醫師的治療與勞保合理給付下,卻受到不合理的對待,我希望能站出來替他們說說話,爭取該有的權益,讓「窮人的腳」至少可以在意外發生的當下受到較完善的診療與對待。
(首圖/Shutterstock Mircea Moira)
(本文作者為台中行健骨科診所院長、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原文刊載於朱家宏《自己的腳痛自己救》/時報出版)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