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大腸癌篩檢一定要做嗎?50歲後是關鍵,醫揭大腸癌預防保健之道

健康遠見

更新於 2024年08月27日03:19 • 發布於 2024年08月27日03:20 • 閱讀,對身體好!

編按:根據臺灣本土研究,一個人如果超過 50 歲後終其一生都不接受篩檢,其終生大腸癌罹患率約為 7 %,也就是說每 15 個人將有一個會罹患大腸癌,十分驚人。

大腸癌是目前臺灣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有超過 1 萬 6 千人罹患大腸癌。過去被認為是西方人的癌症,如今亞洲地區的罹患人數已經超過全球的一半。在新聞媒體上也屢見國內外名人罹患大腸癌,甚至因而過世的消息。

大腸癌大多無家族史

根據國內外研究,在新診斷的大腸癌個案當中,有家族史的患者只占 30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都沒有家族病史。根據臺灣本土研究,一個人如果超過 50 歲後終其一生都不接受篩檢,其終生大腸癌罹患率約為 7 %,也就是說每 15 個人將有一個會罹患大腸癌,十分的驚人。

大腸癌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這些慢性疾病包括肥胖、糖尿病、新陳代謝症候群等,而相關不良習慣包括抽菸、運動不足等。

由於這些危險因子恰好與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重疊,因此近年來大腸癌增加的趨勢與心血管疾病的增加趨勢相仿,基本上與生活習慣不良、飲食習慣西化脫不了關係。

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皆逐漸下降的國家,而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Association)在 2010 年做的一項電腦模擬研究顯示,大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有五成歸功於篩檢,約有三成是生活習慣的改善。

篩檢是預防大腸癌的不二法門

「篩檢」可以讓癌症早期被診斷出來,才能早期接受治療。目前全國的癌症篩檢除了大腸癌之外,還有乳癌、子宮頸癌、與口腔癌、肺癌。

然而大腸癌篩檢是少數「不僅可以降低死亡率,同時也可以降低發生率」的篩檢。為什麼這些不同癌症種類之間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因為大腸癌有其他癌症所沒有的特徵:有「癌前病變」,而且時間非常久

如能在早期癌的階段就被醫師偵測並加以治療,可以提高後續存活率,藉此降低死亡率。如果能在尚未癌化的「癌前病變」階段就被檢查出來,並予以切除,可以避免癌症的發生。

相較之下,乳癌和口腔癌一旦有病灶便是癌症,因此篩檢只能降低死亡率,但無法降低發生率,這也是大腸癌篩檢最大的優勢。

許多人會問:「我沒有症狀為什麼要做篩檢?」因為絕大多數的早期大腸癌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因此若是出現症狀才就醫,多半都已經癌症二期以上了。

(延伸閱讀:大腸癌年輕化!一文解答8大常見症狀,治療和檢查、預防迷思

●篩檢方式與建議篩檢年齡

大腸癌篩檢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

1. 直接以內視鏡檢查如大腸鏡施行篩檢,直接以內視鏡觀察大腸黏膜上是否有腫瘤性病灶。
2. 以非侵入性檢查如糞便潛血檢查進行初步篩檢,先找出大腸癌或大顆腺瘤這類高危險群,再施以大腸鏡檢查。

由於目前台灣 50 歲到 75 歲的人口超過 600 萬人,因人數且後續追蹤所需時間與金錢龐大,目前臺灣以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先篩檢出高危險群,再施以大腸鏡進行確診。

過去建議從 50 歲開始做大腸癌篩檢,每兩年作一次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如果一等親有罹患大腸癌的家族史,則建議自 40 歲開始做大腸鏡篩檢,結果正常就五年後再做一次。

近年來年輕人,尤其是 40 歲至 49 歲的大腸癌患者人口顯著增加,國際篩檢指引紛紛將年齡下修,即便無大腸癌家族史者也建議 45 歲開始篩檢。

臺灣政策雖然尚未下修篩檢年齡,但是如果經濟能力可以負擔,建議提早五年進行自費篩檢。一般而言,大腸癌風險的高峰期在 70 歲之後就逐漸下降,倘若在此年齡之前都有規律篩檢,其實風險就已經相當低了。

篩檢的實際效果

以「糞便潛血檢查,再施行的大腸癌篩檢」的效果如何呢?從 2004 年開始進行「全國大腸癌篩檢」後十年期間,台灣第二至第四期的大腸癌減少了 35 %,而大腸癌死亡率下降了 29 %,成效非常顯著。而且數十年來持續攀升的全國大腸癌死亡率,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近年來也有漸漸緩和或下降的趨勢。

臺灣大腸癌篩檢計畫的十年效益。堡壘文化提供
臺灣大腸癌篩檢計畫的十年效益。堡壘文化提供

篩檢找到的大腸癌,與有症狀之後就醫才診斷出來的大腸癌,有什麼不同呢?

篩檢找到的大腸癌,與有症狀之後就醫才診斷出來的大腸癌,有什麼不同呢?堡壘文化提供
篩檢找到的大腸癌,與有症狀之後就醫才診斷出來的大腸癌,有什麼不同呢?堡壘文化提供

根據國民健康署及篩檢所找到的大腸癌資料,藉由早期篩檢可以檢測出零期(原位癌)與第一期的大腸癌,在癌症早期就能發現。然而,等到有異狀篩檢出來的大腸癌,通常都已經到了四期的階段。

第四期大腸癌的五年存活率僅有 15 %,對死亡率之影響可想而知,而且通常需要長期的化學治療或標靶治療,花費非常驚人。再加上患者因為無法工作導致家戶收入損失,及早將癌症篩檢出來所能省下的金錢就非常可觀。

此外,除了小型的腺瘤性息肉外,大型的良性病灶與零期大腸癌也可以直接以大腸鏡切除,等於多了非侵入性的治療選擇,對於治療後的生活品質影響甚鉅。

大腸癌零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與患者就醫花費、治療後生活品質影響的差異。堡壘文化提供
大腸癌零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與患者就醫花費、治療後生活品質影響的差異。堡壘文化提供

預防罹癌的生活習慣

大腸癌危險因子主要與肥胖、新陳代謝有關。因此,保持良好的體態與運動習慣,是避免大腸癌最好的方法。

多食用抗發炎的食物

此外,有很多食物本身具有抗發炎的效果,對於預防大腸癌也有幫助,包括深海魚類、新鮮綠色蔬菜、菇類、葡萄、薑黃等。攝取過多的紅肉類像是牛、羊、豬,也已證實與罹患大腸癌有密切關係。

除此之外,抽菸與過度熱量攝取如含糖飲料和澱粉類,以及油炸燒烤食物,均證實會加大腸癌風險。近年來年輕族群大腸癌的增加也被認為與這些生活飲食習慣所導致。

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近期臺大醫院的研究顯示,大腸鏡切除大顆的腫瘤性瘜肉後,即便過去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可以即刻開始規律運動,未來接受追蹤大腸鏡的時候,可以大幅下降再度發現大顆腫瘤或瘜肉的機會。

很多病人在切除大顆或多顆瘜肉後,很急切地詢問:「有沒有什麼口服藥可以減少息肉的復發?」其實不需要借助藥物,改善長年以來被忽略的生活習慣,就有預防的效果。

再好的醫療技術,都沒有辦法讓三、四期的大腸癌逆轉變回一、二期,唯有定期篩檢才有機會早期發現大腸癌;而良好的生活習慣,則是避免罹患大腸癌的另一面盾牌。

擁有這兩個防護工具,就可以避免罹患大腸癌或因而死亡的大部分風險。目前大腸癌發生率與死亡率都在穩定下降的國家,都有很高的比例執行大腸癌篩檢,且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非常值得臺灣借鏡。

本文作者為消化醫學專家、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台灣消化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名譽理事長,原文刊載於《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堡壘文化出版)

《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堡壘文化提供
《腸保健康好胃來:台灣消化權威林肇堂教授,許你一個順暢人生》堡壘文化提供

成為健康遠見Line好友,讓健康更貼近你的生活!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