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總有人弄不明白,「為何誠心相待,卻被不公平對待?」「為何一再退讓,對方反而氣勢更高?」「為什麼竭盡心力,還遭人嫌棄?」「為什麼我的付出總是被視為理所當然?」其實是這些問題的背後,有些更深層的東西,你還沒搞清楚。
一個人會不會被珍惜,並不是看你對誰多好。恰恰相反,脾氣太好的人常常受氣,太好說話總是委屈,對人太好容易被辜負。
不用奇怪,這就是人性。
你會被不公平對待,是因為你容許別人這樣對待你。你覺得對方無視你、忽略你,是因為你不重視自己。如果你都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別人也不會。你氣別人虧欠了你,其實你是氣自己。 你不善待自己,卻奢望別人善待你?也許該反省的人是自己。
好人有好報,但老好人沒有
對人好是善良,是友好,但絕不是討好。 好相處,不是什麼都配合;配合別人,不等於委屈自己。一旦過了頭,感情就會變質。任何需要你費心思去討好的關係都很難維持。
人再好,還是要有底線,一味的遷就和順從,只會不斷被挑戰底線;凡事有求必應,一要就給,就不得不接受很多不喜歡的人和事;每每妥協退讓,別人愈不拿你當回事,最後換來的是別人毫無顧忌。人性的醜陋之處就在於此。
「不要高估人性的善,也不要低估人性的惡。」好人有好報,但老好人沒有,有的只是被欺負。因為老實人欺負起來沒有成本,副作用低。心軟最容易被辜負,因為好騙又沒原則;老是覺得別人可憐,結果自己最可憐。
過度善良,那你的善良就會變得很廉價。 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你做再多都是不夠的。你幫了他十次,他覺得理所當然,只要有一次你不幫忙,就會像「你對不起他似的」,不會感激你的付出,但一定痛恨你的拒絕。
善良給錯了人,一文不值
金庸在《書劍恩仇錄》裡寫道:「江湖上人心險惡,對待朋友,當然處處以仁義為先。但對付小人,你要是心軟待他,那就吃虧上當了。」
你的善良很珍貴,只能給那些值得你給的人。一種是對你好的人,一種是懂得你好的人。
對一些不尊重、不珍惜你,或是不知感恩的人,收回你的付出,善良給錯了人一文不值。不要擔心會失去誰,該問的是誰會害怕失去你?你會失去的,只是錯誤的關係。
當個好人,而不是好欺負的人
善良有尺,忍讓有度。我是好脾氣,不是沒脾氣;我可以寬容,但不會縱容;我選擇讓步,但不是沒有界線。這就是尺度。
沒有意願就拒絕,不喜歡的事就明講。 我不同意、不配合,不代表與人不合,而是代表我有自己的底線,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堅持,還有自己的個性……這就是自尊。自我尊重的人,才會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學會認清現實,不是變得愈來愈現實。 當個好人,不是讓人覺得好欺負的人。
(本文摘自《不在意,更能隨心所欲》,高寶書版)
延伸閱讀
有點「過一天算一天」?對人生感到迷茫,是因為你沒想清楚兩件事
總是想著笑臉迎人,其實更容易受傷!拒當職場「濫好人」,該怎麼練習?
加入《經理人》LINE好友,每天學習商管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