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肺癌中的癌王2症狀像感冒!台大跨國研究破解凶惡關鍵:癌細胞竟自己供電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3月25日04:00 • 發布於 03月24日04: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最近季節交替忽冷忽熱,咳嗽、呼吸不適的症狀總讓人擔心又感冒了,不過,醫師提醒,有些症狀常被誤認是感冒,直到發現不對勁,檢查才知道是癌症徵兆,其中「小細胞肺癌」以生長快速、轉移猛烈聞名,堪稱「肺癌中的癌王」。不少患者一確診就是晚期,存活時間以月計算,一旦錯過黃金治療期,恐怕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

呼吸不過來!2症狀像感冒,檢查竟是大型腫瘤壓迫肺動脈

一名60多歲男性因呼吸困難到萬芳醫院就醫,到院時呼吸費力、窘迫,需額外氧氣治療才能維持正常血氧,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肺有一顆壓迫肺動脈、並引發阻塞性肺炎的大型腫瘤,確診為「小細胞肺癌」。

萬芳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楊善堯指出,該名患者首次因小細胞肺癌就醫時,症狀已相當明顯!當小細胞肺癌腫瘤體積增大,症狀容易與感冒、支氣管炎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混淆。許多人「慢性咳嗽」與「呼吸不適」已經變成日常的習慣,往往忽略警訊,直到腫瘤擴散,侵襲至氣管、心臟、神經、肋膜或其他組織時才有所察覺,以至於這類病人在確診時,腫瘤通常已經廣泛擴散,到了需要立刻且積極治療的程度。因此,提醒大家有不舒服一定要提高警覺。

小細胞肺癌存活率不到一年!「肺癌中的癌王」惡性程度超過胰臟癌

小細胞肺癌發生率低,雖然在所有肺癌中占比不高,但惡性度極高。根據林新醫院資料,小細胞肺癌的5年存活率僅6%,若已進入擴散期,平均存活期甚至只有4.9個月。

這樣的特性使小細胞肺癌難以早期發現與長期控制,往往發現時已錯過黃金治療時機,惡性程度更在有癌王之譽的胰臟癌之上!

【小細胞肺癌特性】

  • 生長速度快:腫瘤擴散極快,一旦出現症狀多為晚期
  • 轉移能力強:診斷時常已轉移至淋巴、肋膜或其他器官
  • 存活期短:進入擴散期後平均存活期4.9個月,5年存活率僅6%
  • 治療反應不穩:第一線化療反應快,但容易復發,後線選擇有限

台大跨國研究揭小細胞肺癌惡化關鍵,癌細胞竟能「自己發電」

足以見得,小細胞肺癌雖然發生率低,卻可說是極度棘手的癌症之一,初期不容易自主察覺、發現時又往往已嚴重惡化、擴散轉移,大大提高治療的難度。

台大醫院肺癌權威陳晉興團隊、與台大醫學院博士李力恩近期攜手帶領一項跨國研究計畫,首次揭曉小細胞肺癌惡化的關鍵機制。

研究團隊發現,小細胞肺癌的神經內分泌細胞「NE 細胞」在成長過程中會「自己發電」,透過自主產生電活性,如同發號施令般、刺激腫瘤的轉移惡化,而這也是癌症研究首度證明「電生理活性」會直接導致腫瘤的惡化。

此時,腫瘤中的其他細胞屬於non-NE細胞,則是後勤部隊一般的存在,負責供應氧氣與葡萄糖,相互合作之下讓小細胞肺癌能快速長大、擴張。

同時,研究團隊也發現使用「河豚毒素」雖不會立即殺死這種細胞,但可以阻斷這類電訊號,抑制癌細胞的電生理功能,降低腫瘤惡化的能力,有機會為小細胞肺癌治療上的困難帶來新的發展策略!

守住健康第一道防線!戒菸就相當於砍掉9成風險因子

小細胞肺癌來勢洶洶,想守住健康的第一道防線,預防應從生活習慣做起,研究顯示,超過9成小細胞肺癌患者有吸菸史。胸腔內科醫師楊善堯指出,小細胞肺癌與吸菸關聯性極高,不少患者確診時都有數十年菸齡。

因此,戒菸可說是降低小細胞肺癌發生風險最有效的方法,高風險族群可優先考慮至戒菸門診尋求專業協助,並在適當介入下,接受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有助於偵測早期肺癌,爭取更好的治療契機。

台大肺癌權威陳晉興醫師也強調,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是爭取肺癌十倍存活率的關鍵,「如果有好的篩檢工具,就能讓末期的病患變成初期。」

國健署目前也針對肺癌高風險族群,提供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公費補助,對象包含具肺癌家族史、以及重度吸菸,符合年齡與資格者每2年可以申請補助一次,不妨善加利用,守護自己的健康!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肺癌中的癌王2症狀像感冒!台大跨國研究破解凶惡關鍵:癌細胞竟自己供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