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職場上容得下「做自己」嗎?

哈佛商業評論

發布於 05月24日10:00 • 管理用聽的

你是否覺得自己上班是一個樣子,跟朋友在一起又是另一個樣子,而跟朋友在一起的,才是真實的你?

許多的職場箴言都勉勵我們要勇敢做自己,但仔細想想,平日與朋友相處的模式,搬到工作場所根本就不合時宜;然而,過度隱藏自己,除了讓自己身心疲憊,又會錯過建立人脈,乃至挖掘新業務的機會。那麼,應該如何與同事或客戶保持恰當的關係,讓「真實的你」與「職場的你」,不再這麼涇渭分明呢?

首先第一點,你要明白:其實沒有「職場的我」與「真正的我」這種分別。

你不需要把自己分裂成兩種人,只需要調整展露自我的程度。

舉個例子:你去參加一場會議,一開始暖場的時候,大家都在談天氣。有人說:「最近很常下雨,你們有注意出門要帶傘嗎?」

聊天氣是很不錯的社交開場白,但如果只談天氣,大家只會越聊越尷尬。你不妨試著從天氣談到一些比較個人的話題,例如:「我真的很討厭下雨,因為我現在下班都走路回家,你們知道嗎?這兩個月我真的瘦了3公斤!」

像這樣跟大家分享一些具體的個人經驗,甚至展露一些弱點或缺陷,就像你跟朋友在相互分享自己的生活一樣。當你主動表現得比較脆弱、沒有攻擊性的時候,身邊的人就會感到比較自在。

為了避免讓人覺得太過刻意,你可以不斷練習,迅速根據現場的情況,判斷這種坦露自我的狀況可以到什麼程度。

不過這裡要記住,別對每個人都坦承心扉,你應該等到遇見適合的、投緣的人,再慢慢建立交情。要提防那些只想聽別人的隱私,卻不肯透露自己的人,或者只顧說自己的事,根本對你漠不關心的人。

第二個重點,是「聆聽」。

如果你和剛認識的某個人感覺很投緣,想建立交情,你可以多注意你們聊天內容裡的細節,例如對方的愛好是什麼、在哪裡上班、對什麼議題十分關注等等。多累積這些資訊,等待適當的時機就能運用。

比方說,我最近認識了一些來自不同團體朋友,剛好這些人有共同嗜好或背景,這時就可以介紹他們彼此認識,擴大人脈圈。又或者,你最近發現了一間好吃的餐廳,想到某個朋友喜歡吃類似的料理,或對鑽研廚藝有興趣,下次就可以約他在這間餐廳見面。

這不是讓你去討好他人,而是在展現真誠。

當你因為各種資訊而連絡對方的時候,其實也是在讓對方知道,你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喜好、性格,而且你很願意與對方分享各種建議、構想以及人脈。這種慷慨,就是建立交情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用以上兩種方法,來面對你在職場中遇見的每一個人,就不用把自己分裂成「真實的你」與「職場的你」,讓自己筋疲力竭。因為從頭到尾,你就是你自己,不需要刻意改變。

以上摘自《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職場上容得下「做自己」嗎?」。有時候我們會刻意區分「職場的我」與「真實的我」,把職場交際當成虛假的應酬。其實你只需要拿捏展露自我的程度,並願意聆聽、了解對方,在職場交往上就能更自在,也更真誠。

加入哈佛商業評論LINE好友,隨時接收管理新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