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個學位為履歷加分,但多個 EMBA 學位,真的對職涯有幫助嗎?我適合念 EMBA 嗎?念 EMBA 一定要有商管背景、職位嗎?我們整理了報考、就讀 EMBA 的 5 個常見問題,一一為你解惑。
Q1:我不是主管,可以報考 EMBA 嗎?
A: 是否為管理職並不是報考的資格限制,工作經歷、年資才是。然而,這不是無來由地限制,而是有其必要性。曾就讀台大 EMBA 的宏達電台灣區總經理陳柏諭指出,就像每個年紀重讀《論語》《孟子》等經典,都會有不同解讀。在業界打滾、有過歷練,念 EMBA 才會有感覺,因為課程個案討論居多,會不斷思考公司或自己遇到的情境有沒有雷同、可以怎麼做。不過,近幾年各大專院校廣設 EMBA,考量供需問題,報考資格年資限逐年調降,只要如實展現實力,資歷深淺不是問題。
延伸閱讀:為什麼經理人們都在讀 EMBA?和大老闆當同學,了解第一手企業實戰經驗
Q2:畢業後可以拿到什麼學位?
A: 按照教育部規定,EMBA 畢業頒發的是碩士學位,報考需有大學畢業或同等學歷。EMBA 多半是由單一系所開設,有些隸屬於管理學院,少數是由全校各學院共同成立。一般來說,EMBA 隸屬於系所或學院,會直接影響師資品質與資源多寡。不過,許多學校會向外爭取資源,跟業界知名人士或國際師資接軌。
觀察到有些學員學歷不符的需求,有些大學以推廣部學分班的方式開設「企業高峰班」,課程、師資都比照 EMBA 正規班,但沒有學位,只有大學部學分。
Q3:EMBA 會不會很難畢業?
A: EMBA 市場愈趨競爭,每間幾乎都會提供專業知識課程、海外參訪、個案教學、社團與校友會等資源,但也都有各自著重的特點。
在選擇學校時,先釐清自己就讀 EMBA 的目的為何,才有辦法挑到最適合的。有些人為了就近照顧家人與工作,地理位置是首要原則;有些人想補足專業知識,可以查看學校、組別課程,選擇最適合需求的學校;有人則是想擴充人脈,就可選擇社團、校友會多元的學校。 挑出幾家符合需求的,再著手準備書面資料、應對面試。
Q4:該怎麼準備口試?
A: 面對口試,許多學長姐都認為比較像聊天,不需要太多準備。事實上,大部分口試內容都在問考生個人相關問題,口試題型大致可分為工作經驗、個人觀念與特質、時事及學術運用、學校資訊等題型,不只是想了解學員為何報考,教授也想知道你面對事情如何思考。
創業家兄弟總經理廖家欣表示,教授評估的是在這個學習環境中,你可以給予哪些貢獻。其實每個人在職場已經累積許多能量,只要說出自己的觀點跟想法、忠實展現自己,就是最好的準備。
Q5:工作、學業兩頭燒,怎麼做時間管理?
A: 許多人不敢報考或是遲遲不報考的原因就是「沒時間」,因為擁有全職工作,能運用的時間原本就有限,再加上許多上課時間、社團活動都在周末,會壓縮與家人相處時間。
時間管理就像切一個派,當 90% 給工作、10% 給學業,家人就被忽略了,但家人才是讓你能放心念書的支持,不能割捨。這時,選擇、取捨很重要。台灣中小企業銀行財務主管陳志瑋為了不影響工作與生活,每天 5 點起床,運用早晨時間思考、念書,周末活動也盡量攜帶眷屬,一舉兩得。
延伸閱讀 \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