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皮膚息肉不痛、非惡性,醫:最好檢查腸胃是否有息肉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8年02月13日11:10 • 發布於 2018年02月14日03:00 • 趙昭明(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

【早安健康/趙昭明(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 老人皮膚息肉

症狀說明

門診時常遇到病人說脖子出現一顆顆的膚色肉芽,擔心是不好的東西,也懷疑是不是因為感染或洗澡沒洗乾淨造成的。這些突出的小肉芽,就是臺語俗稱的「懶散肉」,又叫皮膚息肉或軟纖維瘤。

外觀呈膚色、棕黃色或是黑褐色,有的形似香菇,有的則黏附於皮膚表面。小如針尖,大如花生粒,數量從一顆到數百顆都有。最好發的地方在頸部與腋下,其他好發的位置有皮膚皺摺處、鼠蹊部、上下眼皮及女性乳房下。

皮膚息肉有單發性,即只有少數幾顆長在皮膚上;有多發性的,也就是身上到處都是;通常單發性的息肉體積較大,多發性的則較小顆。整體而言,皮膚息肉常出現在容易摩擦又鬆弛的皮膚。此外,身上的小息肉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逐漸變多,頗為令人困擾。

過去有些人會用繩子或橡皮筋綁住小息肉,使其壞死脫落,但是這種做法會造成細菌感染及皮膚結疤,非但沒有治療好,反而還越弄越糟。也有很多人可以忽略它,與其和平共處,但是,如果影響到了外觀或時常磨破流血,就需要求助於醫師治療了。

皮膚息肉
皮膚息肉

(▲80歲女性脖子出現無數顆大小不一突起的膚色肉芽,不痛但有癢感。)

皮膚息肉如何預防、如何治療?下一頁醫師告訴您

發作原因

皮膚息肉其實是真皮層纖維組織過度增生的結果,內含有豐富的微血管,造成贅生的皮膚突出,為良性的增生,沒有傳染力,也沒有惡性的傾向。

目前發生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可能跟個人體質、肥胖、荷爾蒙及長期摩擦有關。有部分研究顯示,患有糖尿病等新陳代謝疾病的病人比較容易長皮膚息肉,另外一些患有黑色棘皮病的人,也會在黑黑的皮膚區塊中長出小肉芽來。

治療方法

息肉的治療取決於息肉的大小和形態,依據不同的形態,處理的方式也不同。對於較大的息肉,因為通常有柄連接於皮膚,一旦扭轉,常常會造成出血疼痛及組織壞死,後果不堪設想,所以針對較大的皮膚息肉,一般會建議以手術切除。

但是較小的病灶就只剩下美觀的考量,基本上可以不需要處理,假如突出的地方位在經常摩擦的位置而導致破皮流血,經過醫師審慎評估之後可以使用冷凍、電燒、手術切除或雷射去除等方式來治療。

預防方法

  • 甜食、油炸物少吃,不要過度肥胖,平時衣物也應該改成寬鬆的形式,減少息肉的摩擦。
  • 老年人尤其頸部、腋下、胯下要保持清潔,若有皮膚過敏時,盡量不要搔抓,以免皮膚角質出現增生現象。

醫師小叮嚀

有息肉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腸胃道是否也有息肉,以避免腸胃道癌症的產生。皮膚上長出小贅瘤,有些老年人會習慣性地想自行處理,像是拿指甲剪忍痛剪下來等,都不是明智之舉,而且小腫瘤也有可能是惡性的,若因誤判而導致延後治療,結果將得不償失。

本文摘自《救救熟齡肌》/趙昭明(趙昭明皮膚科診所院長)/三民書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你​【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