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睡眠倒退
對新生兒的父母來說,睡眠不足是難以避免的存在。而且,在你以為寶寶好不容易可以有比較長的睡眠時間時,卻又出現睡眠倒退的情形,寶寶在半夜頻繁醒來,找不到人就會哭哭!
寶寶的睡眠周期和大人不同
寶寶睡覺的時間為什麼總是那麼簡短?原來,寶寶的一個睡眠周期約為30~45分鐘,大人的一個睡眠周期則大概60~90分鐘,因此寶寶的睡眠本來就是比大人短。而隨著寶寶成長,他的睡眠周期則會往上增加,一次可以連續睡好幾個周期。因此,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裡,新手爸媽也要適時調整自己的作息,以配合寶寶片段式的睡眠喔。
寶寶每日睡眠時間變化
出生1個月內:睡眠時間約為16~20小時。1~3個月:睡眠時間約為14~16小時。3~6個月:睡眠時間約為12~13小時。6~12個月:睡眠時間約為10~12小時。
年紀小的寶寶睡眠時間是呈現片段式的,雖然一整天的睡眠時間很長,但每次卻只睡2至3個小時,顯現出頻繁卻短暫的睡眠模式,因此爸比媽咪似乎感覺總是在安撫寶寶入睡!
睡眠的小動靜大影響
然而,本來已經睡得安穩的寶寶,卻突然開始半夜醒來,甚至哭鬧尖叫,出現所謂睡眠倒退的狀況,是怎麼回事?即使是很小的生活干擾也可能對睡眠產生很大的影響,阿包醫師說明,當寶寶在一次的睡眠周期完成後,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時,比如在4個月寶寶開始想要翻身時,卻翻身不成功,或是因為進入厭奶期,白天奶喝得不夠,夜晚突然肚子餓,就可能讓他醒來且抗議!
分離焦慮也會干擾睡眠
寶寶6、7個月大時,開始會有分離焦慮的出現,此時視力的發展也已經比較成熟。當他一次的睡眠周期結束時,可能會醒來看一下,發現你在身邊,他就能安心的繼續睡覺,但如果看不到爸媽,就可能因分離焦慮而哭哭!
此外,旅行、長牙、生病……,甚至是奶嘴掉了,各種生理與心理上的影響,都可能讓原本在睡覺的寶寶暫時醒來。
當寶寶睡眠中斷時
爸比媽咪不一定要把他抱起來,可以先嘗試輕柔的安撫他,拍拍他、輕聲地跟他說話,「現在要繼續睡覺喔,明天早上再起來玩」,讓他知道你就在身邊以及現在該做的事。然而,如果你哄了好一陣子都沒有效果,寶寶已經睜大眼、整個醒過來,阿包醫師建議,此時不如就換個環境或是喝個奶,再重新開始入睡會比較好。
雖然你可能覺得你的寶寶在倒退,但事實卻是恰恰相反,這是寶寶發育的里程碑,他們正在取得巨大的發展!過不了多久你的寶寶就會再次睡得香甜喔。
白天玩得越累,晚上越難睡?
有些父母以為要讓寶寶晚上睡得好,白天就要盡量消耗他們的精力。然而寶寶在白天如果玩過頭、受到過度刺激,或是太早接觸電視、電腦等3C產品,可能導致寶寶在夜間出現夜驚或夢魘,反而影響他們的睡眠品質。
因此,帶寶寶出門遊玩時要隨時留意寶寶的狀況,避免過度刺激與消耗,以確保寶寶晚上能夠獲得安穩的睡眠。此外,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2歲以下的幼兒應盡量避免接觸3C產品,因為他們的大腦和視覺系統正在發育中,過度的3C使用可能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6、第一次發燒
當然,寶寶也會發燒!面對寶寶的第一次發燒,新手父母很難不慌亂!發燒其實是免疫系統的正常反應,當人體受到細菌或病毒入侵,會自動將體溫提高以殺死病菌、病毒。了解這一點後,爸比媽咪就不需過度緊張了!
第一次發燒發生的時間
一般來說,來自母親的抗體會在寶寶身上生存到5、6個月左右,若較大寶寶發燒,父母可以觀察寶寶的活動力,如果沒有合併其他病症,其實不需要過於緊張。
不過現在有不少寶寶在出月子中心不久後,就接著到托嬰中心報到,比較早與外界接觸的寶寶,也有比較高的機率較早經歷第一次的發燒。
阿包醫師提醒,如果寶寶在未滿3個月前發燒,或高燒持續超過2天,出現呼吸困難或其他不適症狀,就應該就醫檢查。
寶寶發燒時父母這樣做
˙測量體溫:使用適合寶寶的溫度計測量寶寶的體溫。一般建議量耳溫或肛溫,但因為寶寶的耳道比較細且窄,如果沒有合適的探頭,就可能量不準,肛溫是最準確的。
˙物理降溫:保持室溫適中,讓寶寶穿著輕薄、透氣的衣服,幫寶寶頭部冷溫濕敷,也可以使用溫水濕毛巾輕輕擦拭寶寶的身體或泡溫水澡來幫助降溫。
˙補充水分: 讓寶寶補充水分,可以選擇母乳或配方奶,確保寶寶不會脫水。
˙觀察症狀: 注意寶寶是否有其他不適症狀,如嘔吐、腹瀉、嗜睡等,若出現不舒服的症狀應適時就醫。
需要給寶寶吃退燒藥嗎?
在寶寶發燒時,爸媽常常想盡快讓寶寶舒適下來,而退燒藥似乎是最直接的解決方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發燒實際上是寶寶身體自我保護機制的一部分。吃退燒藥的目的是減緩寶寶不舒服的症狀,阿包醫師提醒,如果寶寶仍然精神飽滿,活動力強,並且沒有其他不適症狀,大部分情況下是不需要立即使用退燒藥的。爸媽可以先採取物理降溫的方法,同時繼續觀察寶寶的症狀和體溫變化。
此外,要明白只有退燒藥才能真正降低體溫,其他方式如退熱貼、溫水擦拭、冰枕等僅能舒緩不適感,並不影響中心體溫。如果必須使用退燒藥,最好在體溫超過38.5度時,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來適時地採取措施,以確保寶寶的健康和舒適。
採訪撰文/江睿毓
諮詢/阿包醫師陪你養寶包-小兒科巫漢盟醫師
參考資料/Parents
圖片來源/photoAC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