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劉亮佐原本體重96公斤,還被診斷為糖尿病初期,醫生直言他的身體「狀況很糟」,這讓他驚覺健康亮紅燈,決心改變自己!劉亮佐近期出席活動時就透露,自己透過減少澱粉攝取、增加蛋白質攝取等方法控制飲食,搭配每週運動兩次、養成固定運動的習慣,在10個月內成功減重19公斤,體重降到76公斤,不僅血糖恢復穩定,體力變好,運動能力和精神狀況也明顯提升!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少人會認為得了糖尿病等同於宣告要一輩子吃血糖藥、終身打胰島素,但有醫學研究發現,如果在糖尿病發作4年內積極調整飲食與運動,有機會成功逆轉病情,在醫師同意下擺脫吃藥人生!
糖尿病可以逆轉!做到這件事「恢復胰臟功能」打破惡性循環
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已經有不少醫學研究發現,糖尿病的核心問題不僅僅在於「血糖失控」,而是「脂肪肝」與「脂肪胰」所形成的惡性循環。簡單來說,當脂肪過度堆積在肝臟,會使胰島素失效、難以控制血糖;而內臟脂肪過多,會讓胰臟像「中毒」一樣,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下降,造成血糖失控、加速糖尿病惡化!
那要做些什麼能夠打破這樣的惡性循環?答案是「減重」!根據研究顯示,如果能在糖尿病發作前4年內積極減重,這個階段因為胰島細胞尚未完全受損,仍有機會回覆功能、達到糖尿病逆轉標準,若狀況許可下甚至不用再靠血糖藥或是打胰島素控制病情!
《刺胳針(Lancet)》刊登的一項臨床試驗,就找來一群確診第二型糖尿病6年內的患者,分成兩組,一組維持日常藥物治療,一組則先透過低熱量的飲食控制來減重,並在專家指導下逐步恢復日常飲食。接著定期追蹤兩組受試者的體重變化與糖尿病病情,結果顯示:
- 減重5公斤以下,7% 的患者達到醫學上糖尿病的改善標準。
- 減重10~5公斤的受試者,其中57%的患者成功改善糖尿病。
- 減重超過15公斤的受試者,其中高達86%的患者成功改善糖尿病,且無需再使用降糖藥物!
糖尿病減重還可以吃澱粉嗎?醫師3對策吃得飽還能聰明控血糖
該如何順利控糖減重呢?除了增加運動量,透過飲食調整很重要!蕭捷健醫師建議糖尿病患建立3個小習慣,不用忌澱粉如仇、吃得飽,幫助瘦身又能控制血糖!
1.多吃蛋白質與膳食纖維、留意進食順序
用「蛋白質→蔬菜→澱粉」的順序進食,例如先吃雞肉、魚肉、豆腐,再吃青菜和菇類,最後才吃碳水化合物,這樣能降低血糖波動,增加飽足感,避免過量攝取糖分。這個方法也曾被票選為日本人心目中的最佳瘦身法,不少人認為這不用過度飲控,是簡單、容易執行、又很有效的減重方式!
2.選擇低升糖指數(GI)的澱粉
傳統白米飯、麵條等高 GI 食物容易讓血糖迅速飆升,不妨改用糙米、地瓜、藜麥、豆類(紅豆、鷹嘴豆、綠豆)等食物取代,能帶來飽足感的同時,可以讓血糖上升速度較緩慢,減少胰島素負擔。不過記得也要留意攝取量,否則吃太多一樣會發胖的。
3.避免隱藏糖分的食物
「控糖」並不是沒有吃蛋糕糖果就沒事!很多加工食品都含有大量糖分,例如含糖飲料、番茄醬、沙拉醬,甚至糖醋排骨、勾芡料理等,烹調過程中也隱含大量糖分,不僅不知不覺多餘熱量都下肚,容易胖又不利於血糖控制,建議日常多留意這類食物的攝取量,糖尿病患少碰為妙。
最後提醒大家,即便留意飲食和生活習慣能幫助控制血糖,但謹遵醫師處方服藥治療,仍是控制病情的重要關鍵,不論涉及任何用藥調整或治療變動,有疑問都應諮詢醫師診療,千萬不能任意停用藥物或胰島素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