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指出,2月2日~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破30萬,創下近10年同期新高,諾羅病毒為主要病因。諾羅病毒傳染性強,餐廳、校園常發生群聚感染。如何清潔才能徹底消滅病毒?潛伏期有多久?
每年11月~隔年3月是諾羅病毒流行季節,疾管署表示,腹瀉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果不慎食用到遭感染者排泄或嘔吐物污染的水、食物,或者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都有可能被傳染。常見症狀為腹瀉和嘔吐,也可能有頭痛、發燒、腹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病癒後2週內排泄物仍具感染力
特別要留意的是,病毒性腸胃炎除了具高傳染力,容易引發群聚感染之外,這次國內腹瀉疫情上升,群聚案件中又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
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可藉由糞便或嘔吐物人傳人。有些人感染恢復之後2星期內,其糞便內仍有病毒,仍然具有感染力。而且所有年齡層都可能被感染。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以往諾羅病毒群聚感染事件多數是餐飲業工作人員遭感染,腹瀉後手未清洗乾淨又再接觸食物或餐具,假設食物未經高溫烹調,病毒就有可能被其他人連同食物吃下肚,或因接觸到遭汙染的餐具,造成交叉感染。
也有可能養殖魚貝類的水遭諾羅病毒汙染,若生食這些水產,例如牡蠣、生蠔,就有機會被感染。
只要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再接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也可能被傳染。像是公共廁所,如果感染者的手殘留帶有病毒的排泄物,再接觸到門把、水龍頭,下一個使用者再碰觸到,並接觸口、鼻,就可能被傳染。
(雙手必須徹底清洗,包括手掌、手背、指縫,才能消滅諾羅病毒。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肥皂徹底清潔雙手至少20秒,才能完全消滅病毒
感染諾羅病毒的症狀多會持續1~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潛伏期一般為24~48小時,也有些在12小時內就出現症狀。但只要做好4個預防措施,也能減少被諾羅病毒攻擊的機會:
1. 飯前、便後應洗手,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以及準備餐點之前也應洗手。
2. 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生熟食應分開處理。
3. 注意居家環境衛生。
4. 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羅一鈞強調,一般自來水洗手、酒精洗手、甚至只用肥皂簡單清洗雙手都不一定能完全消滅諾羅病毒。正確的洗手方式應使用肥皂徹底清潔手掌、手背和指縫,並且搓洗至少20秒,才能消滅病毒。
另外,有疑似症狀者應在家休息,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給其他人,並注意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等到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班上課,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