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兒現在半夜還是要起來喝夜奶、也睡不好,我很怕她睡不夠,我自己也常常因為照顧她睡眠不足⋯⋯」家有8個月大寶寶的李小姐分享,寶寶睡不夠,以及寶寶發展進度慢,是她近期最大的困擾。
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簡稱 KIT)自2016年起,隨機抽樣台灣近萬名嬰幼兒,進行長期追蹤,並進行研究與分析。KIT 建置計畫主持人、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指出,根據資料庫樣本,分析1~3歲幼兒的睡眠狀況與兒童發展關係;調查團隊從寶寶3個月大時開始長期追蹤,以寶寶睡眠時間、睡眠時數、睡眠品質等面向進行分析,於今(2日)分享以下3大發現:
發現1:五成1~3歲寶寶10點後才就寢,睡眠時數不足隨年齡成長倍增
以衛福部建議「嬰幼兒最低睡眠時數11小時」推算,若孩子早上7點起床、午睡2小時,推估需於10點前就寢,然而,台灣各年齡層幼兒晚於晚上10點的比例偏高。若以晚上10點後就寢定義為「晚睡」,1歲寶寶晚睡比例接近一半(48.3%);2、3歲寶寶晚睡比例為54.3%、57.8%,已經接近六成。
研究也發現,隨著年齡增加,台灣幼兒睡眠總時數(包含午睡時間)持續減少、睡眠不足的寶寶愈來愈多。平均睡眠總時長從1歲的近13小時,到3歲時約11個小時又38分鐘;嚴重睡眠不足的寶寶比例,1 歲時為3%、2 歲時5%,到3歲已經有超過一成(11.8%)睡不夠。
發現2:三至四成寶寶未有好的睡眠品質,但愈長大睡愈好
「孩子到8、9個月孩子還是無法睡過夜!」是許多家長的崩潰心聲。研究指出,根據主要照顧者所觀察孩子的睡眠品質,有43.5%的1歲寶寶未有好的睡眠品質,不過隨著年齡增長,台灣幼兒整體的睡眠品質不佳比例微幅降低,2歲時有35%寶寶、3歲有29.3%寶寶未有好的睡眠品質。
發現3:幼兒睡眠狀況長期影響發展、心理健康
「睡眠帶來的影響是長期的,不是那一年晚睡,後面就沒影響。」張鑑如強調,就寢時間、睡眠時數、睡眠品質對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身體動作發展及整體發展都有顯著影響;寶寶1歲時的睡眠時數跟品質,影響寶寶2歲、3歲的發展狀況,而國外研究也指出,兒童時期睡眠品質,可預測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健康與行為問題。張鑑如以就寢時間、睡眠時數、睡眠品質三面向,說明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 就寢時間:「10點前就寢」的幼兒發展,顯著優於「10點後就寢」(晚睡)幼兒
- 睡眠時數:「睡眠充足」(睡滿11小時以上)的幼兒發展,顯著優於「睡眠不足」(睡不到11小時)幼兒
- 睡眠品質:「睡眠品質好」的幼兒發展,顯著優於「睡眠品質不夠好」幼兒
學習環境多元、少用3C,幫助寶寶更好睡
張鑑如表示,研究人員試著找出對兒童睡眠產生正向、負向影響的因素,發現「學習環境愈多元,睡眠品質愈好」、「使用3C時間愈長,睡眠品質愈差」。
台師大副校長宋曜廷説,近年台灣出生人口持續下降,除了思考如何提高出生率,「我們也要想辦法增加嬰幼兒教育、教養的品質!」如何幫助寶寶睡更好?張鑑如提供以下建議給家長參考:
- 足夠睡眠時數,9點半前就寢:根據衛福部嬰幼兒睡眠時數11~14小時之建議,若早上7點起床,依個人睡眠需求,要在晚上7:00~10:00前入睡。以最低標準11小時推估,建議1~3歲幼兒在9點半前就寢,才能達到睡眠時數的最低標準。
- 提供多元學習環境:研究發現,多元的學習環境可提升孩子睡眠品質。可以帶孩子拜訪親友、在戶外玩耍、去圖書館,以及讓孩子多玩按壓、抓取、推拉、踢物品等遊戲。
- 減少使用電子產品:研究發現,目前台灣幼兒每日使用3C時間過長,1歲約35分鐘、2歲1小時半、3歲接近2小時,建議家長遵循衛福部建議的「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超過1小時」,有利於提升孩子睡眠品質。
政策面上,張鑑如指出,目前衛福部對於幼兒睡眠的建議相對欠缺,以兒童健康手冊為例,內容只涵蓋睡眠安全的檢核,沒有紀錄寶寶睡多久、睡得如何的欄位,而衛福部網站「兒童健康館」區塊關於寶寶睡覺的文章,也只有一篇;建議相關主管機關加強對於幼兒睡眠的衛教與宣導,幫助家長更了解睡眠的重要。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副教授涂妙如提到,日前國小兄妹每天課程排滿滿、每天只睡六小時的新聞引起熱議,也讓不少家長擔心,自己是否應該更積極、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但研究以實證分析證明,充足睡眠絕對是幫助兒童發展的關鍵,希望讓家長不要過度焦慮。
(責任編輯:林胤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