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21天養成新習慣」是騙局!做對3件事培養好習慣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3年09月06日02:50 • 發布於 2023年09月06日02:50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林慧淳 圖/Unsplash
「21天養成新習慣」是騙局!做對3件事培養好習慣
「21天養成新習慣」是騙局!做對3件事培養好習慣

很多人都聽過「21天養成新習慣」的口號,甚至奉為圭臬,認為只要維持同一個習慣21天,就能成功達到行為上的改變,但其實,這恐怕只是個美麗的誤會。

21天這個數字來自於1960年整形外科醫生瑪爾茲(Maxwell Maltz)出版的《心理控制論》。

書中提到,病人在整形之後,通常要花21天習慣自己的新面孔,這個理論也催生出不少人堅信的「養成一個新習慣需要21天」說法。

事實上,之後有不同研究都顯示21天的理論是錯的,養成新習慣所需要的時間不但更長,而且因人而異。

圖片來源 / Unsplash
圖片來源 / Unsplash

一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的研究指出,加州理工學院、芝加哥大學和賓州大學的科學家觀察3萬多名健身者在4年當中總計鍛鍊1,200萬次的數據,並用模型分析人們的行為何時變得可預測、並進一步成為習慣,結果發現:

• 養成去健身房的習慣通常需要4~7個月,平均約為6個月。

• 三分之二的健身者堅持在一週中的同一天運動,其中,選擇在週一和週二運動的人較多。至於在一天當中哪個時段健身,與他們的習慣性出勤率幾乎沒有關係。

• 如果距離前次鍛鍊的時間太久,健身者通常不太會回來繼續運動。

研究人員認為,在日常鍛鍊中有點彈性固然重要,但仍要維持一致性,才能形成習慣。

除了分析運動習慣要多久才能養成之外,這個研究也觀察3,000多名醫院工作人員,要求他們在每次洗手時必須掃描身分證件,以觀察他們的洗手習慣。

在將近100個班次中,他們一共洗手4,000萬次,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人只要花幾週時間就能養成定期洗手的習慣。也就是說,養成新習慣確實取決於人,但若是這個行為本身需要的時間和精力較小,以及觸發行為的動機強烈,習慣就更容易形成。

3步驟成功培養好習慣

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心理健康中心周庭筠認為,從生理上來看,習慣是「刺激—反應」的穩定連結,研究當中的醫院人員,每天反覆練習洗手這個動作,神經和神經之間很快就形成迴路,從有意識的行為變成無意識的自動化,洗手幾乎成為反射動作,神經不必耗費太多能量就能完成。

但運動相對複雜,要花時間去思考要不要做、消耗時間執行,就需要心理上有更強的動機才能完成,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養成習慣。

「其實換個角度想,『21天養成新習慣』也是個增強動機的話術,」她笑說,或許很多人都是抱著「再多做一次,很快就能養成習慣」的想法才不會太快放棄,排除萬難反覆實踐、練習。

該怎麼養成新習慣?

周庭筠建議3做法:

1. 設定具體可行的行動:以運動為例,如果住家樓下就有跑步機,就可用跑跑步機為具體行動,不必刻意挑選距離很遠的健身房來做運動。

2. 將目標分切為幾個階段:不要一開始就設定遠大的目標,而是設定階段目標,例如,這週抽空找2天,跑30分鐘就好,等到形成階段性目標的習慣後,再設定下一階段目標。

3. 增加誘因:如果在做一些本來就沒興趣的事情,要找一些給自己的小鼓勵,強化執行的意願,例如有些人喜歡看韓劇,就可以試試邊跑步邊追劇,可降低對運動的抗拒感。

周庭筠強調,掌握「快速」、「隨手可得」、「不必深思熟慮很久就能做」的大原則,剛開始不必要求完美,只要有做就可以了。因為持續性很重要,必須連續做,才能養成大腦迴路、形成習慣。

達成階段性目標,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以增加維持動機。圖片來源 / Unsplash
達成階段性目標,可以給自己一點獎勵以增加維持動機。圖片來源 / Unsplash

如果做到了,也要給自己鼓勵,例如運動後喝一杯自己喜歡的果汁等;或是達成階段性目標時,幫自己買件漂亮的衣服,讓自己感到舒服、滿足,激勵自己持續這個習慣,甚至往下一階段目標邁進。

延伸閱讀:

超慢跑是什麼?原地跑步強健身心,從零開始超慢跑教學

做運動保護心血管 研究:提高強度更加分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