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每5個人中就有1人體內潛藏著高血脂這個「隱形殺手」,如果引發中風、心肌梗塞等,恐危及生命,而高血脂與膽固醇之間也有密切的關係,心臟內科醫師陳冠任在健康主播鄭凱云主持的網路節目《如果云知道》中,分享高血脂的成因、風險以及降膽固醇的飲食控制方法。
不只有胖才會高血脂!不分胖瘦年齡都要小心
一般人可能有迷思,認為只有胖子才會有高血脂,但陳冠任表示,臨床上許多高血脂患者並非肥胖體型,因為血脂有七至八成是遺傳性的,與外在體型胖瘦不見得有直接關聯。即便是年輕纖瘦的人,若基因中帶有高血脂的特質,仍需提高警覺。
看更多:男星高血脂 血液被洗出半包油!高血脂4症狀 江坤俊示警:腳抽筋也是警訊
高血脂等年紀大再來處理就好?看對血脂數值是重點
談到何時需要治療高血脂,陳冠任首先解釋高血脂的由來。血脂其實包含很多範圍,有高密度膽固醇(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這3個統稱為血脂肪。高密度膽固醇越高越好,低密度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則是要越低越好,後兩者越高就會變高血脂,尤其要注意低密度膽固醇。
陳冠任強調,低密度膽固醇對心臟影響最直接,研究認為低密度膽固醇越高,越容易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事件。一般標準值為130mg/dL,但會因個人風險程度而有所不同。對於一般健康的民眾,可以容忍比標準高30~40 mg/dL,這種情況也許還不用立刻吃藥,可能先做飲食控制來設法降低;但對於心臟曾放過支架、腦中風過、三高患者,則需要將低密度膽固醇控制在100mg/dL以下,甚至有美國研究指出,在多次心肌梗塞的患者身上,需要降55mg/dL才安全。因此,即便是年輕人,但已經有風險因子,指數也非常高,還是需要控制。
看更多:70歲婦早餐吃粥少做1事釀三高、脂肪肝!吃燕麥就比粥好?加1物才健康
膽固醇數字高就糟了?好壞膽固醇代表意義不同
陳冠任將好壞膽固醇的作用分別形容成是「垃圾車」與「丟垃圾的人」。好膽固醇如同垃圾車,會把各地的垃圾收走,負責將血管中的垃圾運送至肝臟(如同垃圾場),再從肝臟代謝排出;而壞膽固醇則像是到處丟垃圾的人,如果體內的垃圾車少,但丟垃圾的人特別多,就會使血管逐漸被堵塞。不過,若好的高密度膽固醇偏高,反而是好的,代表身體有更多垃圾車,有助維持血管暢通。
高血脂一定要吃藥?不吃藥能降膽固醇嗎?
對於是否能透過飲食、運動來控制高血脂,陳冠任指出,因為目前統計顯示有七至八成的高血脂是遺傳性的,即使再怎麼調整飲食、努力運動,也難以有效降低血脂。不過,也就是說,仍有兩至三成的人可藉由飲食運動來改善。建議初期可先調整飲食生活型態三個月,再觀察血脂指數變化,若有明顯改善,則有機會靠不吃藥來降膽固醇;若無明顯改善,則可能屬於體質造成的膽固醇高,需藉助藥物治療,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靠飲食控制降膽固醇怎麼吃?
陳冠任提供了3個飲食調控的原則,幫助控制膽固醇:
1.吃白肉
選擇蛋白質較優的白肉,如雞肉、魚肉,減少紅肉攝取,如豬肉、牛肉。
2.多吃蔬菜
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萵苣、高麗菜、花椰菜、白蘿蔔、羽衣甘藍等。其他像是番茄、木耳,有很多研究證實可以幫助降低血管栓塞硬化。
3.少吃動物油
減少動物性油脂(如豬油、牛油等)的攝取,改以植物性油為主,如橄欖油、芥花油、芥菜油等。不過,在植物油中要特別注意「椰子油」,它雖是植物油,但飽和脂肪酸較多,是少數植物油中類似動物性油脂在常溫時會凝固,對血管傷害較大,建議避免食用。
至於被認為是健康型食物的酪梨,是屬於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好的油脂),不過由於油脂含量較多,吃太多仍可能增加不好的油脂及熱量,建議每人一天攝取半顆至一顆即可,2顆以上就算太多了,切勿過量。
看更多:血管硬化看不到!營養師教你吃對8食物 補滿精胺酸遠離三高老化
吃藥還是吃保健食品好?療效、價格差很大
除了飲食控制外,許多民眾也會選擇吃保健食品來控制高血脂。陳冠任表示,美國曾做過一個研究,找將近200位能生活自如的人,分成8組,各別服用不同的保健食品(如魚油、紅麴、大蒜精),其中一組則是給他們吃低劑量的降血脂藥。追蹤數個月後,只有吃降血脂藥的那組,膽固醇下降40%,而其他7組降幅僅有5%至10%,等於沒什麼效果。
到底保健食品能不能吃?陳冠任指出,對於沒有健康風險,如沒有三高、或是膽固醇微高的民眾,可以嘗試吃保健食品幾個月,吃完請醫師協助抽血檢驗成效,如果有改善,代表你的體質可以接受,這樣暫時用保健食品而不吃藥相對比較可以接受。
反之,若是沒有成效,或是本身已有嚴重疾病、需大幅降低血脂的高危險群而言,吃保健食品絕對沒辦法達到標準血脂,靠藥物才能比較實質控制降低的指數,同時也能降低未來的健康風險。
而保健食品與藥物除了藥效的差別外,價錢也差很多。以目前健保藥價估算,降血脂藥物每月僅需幾百元,但保健食品動輒就要上千、數千元,兩者價錢可能差到十倍,但效果卻是反過來差十倍,藥物在療效與經濟效益上更具優勢。
陳冠任強調,保健食品不能說完全沒效果,是因人而異的,但就算有效,療效也不可能像藥物一樣好。
看更多:30歲女經常爬山做運動 健檢檢出中度脂肪肝、肝指數異常!醫教3招逆轉勝
不吃藥不一定就代表健康
陳冠任強調,許多台灣人會誤以為不吃藥就是健康,但事實上,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卻不願接受藥物治療的人,生活可能反而不健康。比如說,有的人沒吃藥,但血壓高、還中風、心臟放支架,而有的人雖然需要吃藥,但卻能正常生活,白天去打球、晚上還能帶孫子。
呼籲民眾留意家族病史、自身的高血脂風險,即便是外表瘦弱的人也不可輕忽。若經醫師評估需服藥,務必要固定吃,才能真正避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諮詢專家/陳冠任醫師
→健康資訊不漏接!點我加入【健康2.0 LINE好友】【FB粉絲頁】【下載APP】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