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咳嗽有痰要吐出來還是吞下去?胸腔醫傳授「哈痰法」3技巧加速排痰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3月07日07:00 • 發布於 03月06日07:00 • 新聞中心蔡經謙

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感冒的人不少,通常感冒或呼吸道感染期間,咳嗽、喉嚨卡痰是常見困擾,但到底痰應該「吐出來」還是「吞下去」?有人認為,這些充滿細菌的痰都吞下肚,容易讓人生病拖更久或更嚴重,但醫師分析,其實兩種處理痰的方式各有優缺點,並分享有效的排痰技巧,幫助舒緩不適。

膿痰吐出來感冒才會好?吞下肚會生病?醫師分析優缺點

喉嚨有痰液是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而且這其實是保護呼吸道的重要角色。依照耳鼻喉科醫師吳昭寬的說法,人體每天都會自然分泌約500毫升的痰液,這些黏液能吸附病菌與微塵,減少呼吸道受到的刺激。

不過,我們生病時,呼吸道被病毒或細菌感染,免疫系統與病原體「搏鬥」之後的「殘骸」,就會混合成黃色或黃綠色的濃痰,如果痰量太多太黏稠,當然會影響呼吸造成不適。

針對痰到底該「吐掉」還是「吞下去」?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在臉書貼文分析優缺點,雖然把痰吐出來會覺得比較舒適,卻會增加細菌飛散的機率,除非能確保可用衛生紙完全妥善包裹;痰吞下去會有胃酸能殺死多數細菌,不擔心助長體內的病菌大軍,但問題是濃痰卡卡難免會延長不舒服的時間。

把痰吐出來 把痰吞下去

  • 感受比較輕鬆、舒適

  • 細菌四散會增加感染風險

  • 吐痰的行為相對有礙觀瞻

  • 感受不適、噁心

  • 胃酸能殺死絕大多數吞下的細菌病毒

  • 不會擔心觀感不佳

其中,不少人會擔心痰吞下肚可能「越積越多」,但痰液是在呼吸道生成,吞下肚子裡是進入腸胃,二者並無直接關係;再加上胃酸的PH值接近2,等同是個「天然強酸殺菌場」,吞下肚的細菌病毒多數難以存活,即便有剩餘的病原體殘軍,基本上也不容易致病,所以不必擔心引發肚子感染或二度感冒。

卡痰怎麼辦?醫教「哈痰法」、3技巧輕鬆排痰

然而,即便是想把痰吐出來,有時候就算用力咳嗽依然效果有限,因為咳嗽時胸內壓會增加,氣管扁塌狀態下更不容易清痰。這時候不妨試試「哈痰法」與以下技巧,加速痰液清除!

  • 哈痰法

胸腔內科醫師周百謙在節目《聽醫生的話》分享一招哈痰法,嘴巴張開不要閉合,發出「哈哈哈」聲,利用震動的方式將痰帶出,幫助把痰清出來。

  • 溫毛巾溫敷

將毛巾用溫水浸濕,擰乾至不滴水,敷於鼻部附近,藉由蒸氣氣霧鬆散濃痰、舒緩鼻塞,並促進血液循環。建議水溫控制在40度以下,小心不要用太熱的水以免燙傷。

  • 深呼吸與適度活動

長期臥床會導致肺部擴張不好、纖毛活動不佳,容易積痰、久了會增加肺炎風險。建議適度深呼吸,搭配輕度活動、下床走動,幫助肺部擴張、排痰,避免痰液堆積導致肺部感染。

  • 拍痰法

最後,旁人協助「拍痰」也能幫助痰液排出。患者採坐姿或側躺,這時旁人可以手掌呈杯狀、每秒2至3下輕拍患者背部(避開脊椎、肩胛骨與腎臟部位),幫助肺部震動促使痰液上移。拍背時聲音應是空洞聲,而不是拍掌聲。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咳嗽有痰要吐出來還是吞下去?胸腔醫傳授「哈痰法」3技巧加速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