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歲高齡仍堅持工作的日本理髮師箱石シツイ阿嬤,日前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成為全世界最高齡的理容師。她受訪時還豪氣地說要繼續拿剪刀工作,「今年將滿109歲,我想努力到110歲。」箱石阿嬤104歲時還擔任過東京奧運的火炬手,她提到自己的長壽祕訣是「每天做體操、日行1000步,還有和客人開心聊天」!
箱石シツイ阿嬤14歲學藝 理髮生涯逾90年
1916年出生的箱石シツイ阿嬤,在14歲時就北上東京學習理髮,22歲在東京結婚並開設理容院。開業不到1年就因空襲被迫停業,她帶著兩個孩子返回故鄉栃木縣。歷經雙親過世、先生上戰場陣亡,她靠著雙手拿剪刀幫人理髮,獨自扶養兩個孩子長大,迄今理髮生涯已超過94年。
她的長子箱石英政形容母親:「我覺得她是一位雖然嬌小,卻很偉大的母親,儘管身高只有138公分而已。」理容院常客根本伸一直呼:「能被世界第一的人理髮,真的很榮幸。」即使年事已高,箱石シツイ阿嬤現在每個月仍會為4到5名常客理髮。
104歲擔任奧運火炬手 每天負重訓練+快走2公里,和客人談笑也是長壽祕訣
老當益壯的箱石シツイ阿嬤,104歲高齡時還出任2020東京奧運的火炬手。為了順利完成任務,她每天進行1.5公斤的腳部負重訓練,坐在床邊上下舉腿運動,只要天氣晴朗,就在兒子陪同下快走2公里。很多人都會問箱石阿嬤長壽祕訣,她分享,飲食習慣以蔬菜等清淡食物為主,每天早上固定做體操、至少走1000步,另一個長生不老的祕訣就是「跟客人開心談笑」。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張舜欽分享,最近他到澳洲開會,回來又看了一些相關的研究,加上一本日本訪問很多人瑞的書《富足樂齡》,發現箱石阿嬤有幾個長壽的特色。
規律生活與均衡飲食是長壽關鍵
張舜欽說,第一個特色就是規律的生活、粗茶淡飯,大部分人瑞的飲食還是以所謂的「植物性飲食(Plant-based diet)」,就是以植物為主的飲食,還是相對來講比較容易長壽。箱石阿嬤也是以蔬菜清淡的食物為主,尤其是她不會吃很飽。
在研究中,通常人瑞吃飯都是吃七分飽,還有吃新鮮當日煮的新鮮食物。張舜欽說,箱石阿嬤有幾個特色是跟之前講到的人瑞很符合的,就是規律的生活,也不必走一萬步,但是每天都做,像箱石阿嬤說她每天都做體操、每天走1000步就好。
適度運動預防跌倒很重要
張舜欽提醒,有些人偶爾才去做一個強度很高的活動,反而容易受傷,像他當天門診就有一位老人家很久沒有去運動,突然假日去走7公里,竟然就跌倒送醫了。
張舜欽說,規律的活動很重要,尤其是下肢運動。長者訓練下肢肌力,其實比上肢來得更重要,尤其是股四頭肌。像箱石阿嬤104歲時為了當東京奧運的火炬手,還做1.5公斤的腳部負重運動訓練,快走2公里,這樣真的是很有幫助。
很多人都認為運動很難、訓練肌力很難,他說,其實簡單的上下抬腳運動就能訓練股四頭肌,這是起身時最重要的肌肉,也最能預防跌倒。規律活動,加上以植物性蛋白為主的飲食,擁有強壯的下肢,對人的健康非常重要。
生命的意義在於助人與工作
張舜欽提到,日本有個生活哲學概念叫做「IKIGAI」,源自日文「生き甲斐」,由「生存」和「理由」組成,意思就是「生命的意義、價值與喜悅」。
箱石阿嬤就是一個非常以自己為榮的理髮師,每個人「生之意義」的工作不一定是很偉大的職業,但對他個人來說,卻是他生命的價值所在。「他喜歡做的事,然後有人會付錢給他做的事,世界上需要他的事情」,讓個人感覺到自己對世界有貢獻、自己是有價值的,比做大官更有意義。
張舜欽說,日本的人瑞幾乎沒有在「退休」的,每天都工作,每天都開心服務客人,保存樂觀的態度。他坦言,如果要當人瑞,就不能退休,要持續、繼續有一件事情要做,讓人感覺每天起來都有自己的任務,才會感覺到自己生存有意義。
現在常看到很多人每天都在盼望「財富自由了就不要工作」,「要去環遊世界、每天玩得開心」,但張舜欽說,你環遊世界回來,就準備面臨很多的疾病,因為吃太好了,然後每天都在玩樂,沒有工作,等玩樂結束,很容易讓人失落,覺得「我今天的生命有什麼意義?」
其實人不必要像聖賢說的要「活到老,學到老」,但是至少人瑞幾乎都是「活到老,做到老」,擁有一份不用很偉大的工作,但是這份工作是他覺得很有價值,而且他可以持續的提供,幫助周遭的人,帶給周遭人幫助的熱情,就可以一直做下去。他覺得箱石阿嬤身上完全符合這些特質。
可以「退」不能「休」「失志」比「失智」可怕
張舜欽強調,工作很累可以「退」,但絕對不能「休」,尤其是男性,退休下來如果沒有其他的事做,例如像很多年長女性喜歡當志工,老年男性如果沒有去找一份志工工作,或是沒有參加社團,在團體中有發揮影響力,就會整個衰退下去,會退化得很恐怖。
所以很多人常立志「30歲就要退休、財富自由」,這其實很恐怖。張舜欽說,很多人很怕「失智」,但其實「失志」,也就是失去生命上的志氣,比失智更恐怖。他提醒,年輕的時候為了溫飽很拚命做不喜歡的工作賺錢,有機會退休了、沒有經濟負擔時,生活上一定要有個重心,那個重心最好是你喜歡做的事情。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定要繼續做,一定要每天起來都有一個動力,要去做這件事情,那這件事情最好是可以幫到自己,也可以幫到別人,通常這樣的人就可以活得比較長久。
◎ 圖片來源/翻攝自日本下野新聞
◎ 諮詢專家/張舜欽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