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如同一片土壤,選擇錯誤的環境可能會讓你的成長停滯不前。你是否曾思考過,眼前的工作場所是否真的在培養你的潛能,還是無形中限制了你的發展?
《天下雜誌》最近做了一期「Z世代」的封面故事,開頭寫到,「要我加班,錢給到位,25億字解讀Z世代心聲:主管別再PUA!」我上網搜尋PUA的意思,才曉得原來是Pick up Artists(搭訕專家)的縮寫,最早是指專門引誘、搭訕女性的人,而後延伸到職場,用來表示上級用來控制下屬的各種心理操縱術。
職場為何充斥著PUA?
坦白說,對於PUA這個概念,我並不熟悉。這或許與我成長的年代有關,當時「情緒勒索」這個詞尚未出現,也很少感受到這種情緒操縱。我在職涯中也幸運地不曾親身經歷過職場霸凌,相關事件僅限於耳聞下屬的抱怨。
然而,隨著網路的普及,各種心理操縱手法變得日益流行,讓人們逐漸失去了原本純真的人性,進而造成了主管與下屬之間的不信任,甚至是爾虞我詐的氛圍。這讓我不禁思考,是什麼樣的環境促使職場PUA如此泛濫?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學校教育的不足?或者,這已經成為當今職場求生存的必修課?
有意識地選擇環境,讓人才發揮潛能
多年前,我從美國回到台灣,決心改善這裡的職場環境,推動一種稱為「Human Ecologist」(人類生態家)的企業價值觀。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在擔任台積電研發處長期間,我經常收到來自員工的抱怨。他們不滿的事情中,約有9成與工作環境有關。這讓我更加認識到,職場環境對於人才發揮潛能的重要性。
仔細看「才」這個字,在甲骨文裡象徵的是草木從地平面冒出頭來的意象,代表著草木初生。因此,一個人要發揮潛能,必然與其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
在我台積電職涯的後期,我參與製作了一份《半導體工程人員培育白皮書》,標題就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這個命名背後有其深意……
繼續閱讀全文👉🏻 有意識地選擇你的職場環境,決定你能飛多高
更多Cheers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