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內的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如果未及時切除,有可能轉化為大腸癌。台北榮總感染科最新研究發現,曾經感染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日後罹患大腸癌的機率高於一般人,呼籲年齡大的病人,務必接受大腸鏡的檢查。
北榮感染科團隊今(11)日發表該項研究成果,感染科主任林邑璁表示,此研究成果也已於2024年美國感染症醫學會的年會發表。他研究發現,得到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有非常高的比例帶有大腸的病變。
林邑璁強調,北榮過去13年共有112位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接受完整的大腸鏡檢查,其中有45位(40.2%)病人發現有大腸腺瘤性息肉,12位(10.7%)病人發現有大腸癌,大腸病變的比例相當高。
為何化膿性肝膿瘍患者易罹患大腸癌?
他分享臨床案例,69歲女性,因持續發燒以及食慾不振,在某醫院接受電腦斷層檢查診斷出肝膿瘍,細菌培養是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因病情因素進一步轉診至北榮治療。病況順利改善,感染控制後建議進行大腸鏡的檢查,發現有早期的大腸癌,安排手術切除,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健康狀況良好。
林邑璁解釋,克雷伯氏肺炎桿菌引起的化膿性肝膿瘍是國內很常見的地方性疾病。西方國家的肝膿瘍多是由於膽道病變所引起,但東亞國家盛行具有高毒性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造成的肝膿瘍。至於發生原因為何?目前認為是在腸道移生的克雷伯氏肺炎桿菌移行至肝臟造成化膿性的病變,造成許多不具有肝膽病變的人得到肝膿瘍。
為何此疾病與大大腸癌或腺瘤性息肉有高度關聯,研究推測可能是肝膿瘍的病人腸道中可能潛在有異常,才會使得腸道移生的細菌移行至肝臟。
醫籲年長者感染,務必接受大腸鏡
因此,患者在感染急性期治療病況穩定後,感染科醫師會將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轉診給腸胃科醫師進行大腸鏡的檢查,查看是否有大腸黏膜的病灶。近年林邑璁與腸胃科醫師合作之下,自2011年至2023年針對此類疾病的病人進行研究發現,112位接受完整的大腸鏡檢查的患者,有45位(40.2%)病人有大腸腺瘤性息肉,12位(10.7%)病人發現有大腸癌。
近年來肝膿瘍病人接受大腸鏡檢查的比例越來越高,2023年已達到7成,大腸內的腺瘤性息肉是癌前病變,如果未及時切除,有可能轉化為大腸癌。林邑璁呼籲感染化膿性肝膿瘍的病人,特別是年紀大的人務必接受大腸鏡的檢查,藉此早期發現癌症或是早期切除腺瘤性息肉。
文/邱玉珍、圖/何宜庭
諮詢醫師:台北榮總感染科主任林邑璁
延伸閱讀:
留言 1
蔡岳宏
我在106年天公生後,正月十一日回市場擺攤賣豬肉,因為是早市凌晨三點就到,四點想要上廁所,卻只有一點點,到了八點前又跑三趟廁所,也是不多且有血絲,傍晚老婆下班,晚餐後才說早上的事,老婆只問我會覺得痛嗎?我回說不會,老婆要我回醫院安排檢查,檢查結果是有兩顆線瘤息肉,接近括約肌這一顆以是零期偏向一期將會癌化,算是原位癌,同年四月到高雄長庚切除,今年五月二十號也做糞便潛血檢查,一週後收到了檢查報告是:陰性
會分享自己的病史,也不過是讓更多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疾病、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11月11日11:2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