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腸科門診不少民眾拿著健檢報告詢問:「我有胃息肉,不用切除嗎?」「不會癌化嗎?」醫師表示,很多人把「胃息肉」和「大腸息肉」聯想在一起,害怕如果不處理就會發生癌症,事實上,9成的息肉都是良性,只有2種息肉有可能癌化,需要切除。
46歲男性因上腹脹痛、體重減輕到醫院求診,經胃鏡檢查,發現除了胃發炎外,還有一個1.3公分大的胃息肉,切片顯示為「增生性息肉」,因未來有演變成胃癌的風險,醫療團隊便建議切除息肉。收治該案的安南醫院副院長許秉毅表示,大部分都不需要切除,只有極少部分可能會癌化的息肉才需處理。
胃息肉有3種,哪一種易癌化?
在台灣胃息肉的發生比例不高,約小於10%,很多病患都是做胃鏡時才無意間發現。永越健康管理中心腸胃肝膽內科主治醫師張錦權表示,絕大多數的胃息肉不會變成惡性腫瘤,所以大部分都不需要切除,只有極少部分的息肉有癌變風險或是造成出血、胃阻塞問題,才需要將息肉切除掉。胃息肉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疾病,一般分為3種類型:
基底腺胃息肉
這是最常見的良性胃息肉,約占胃息肉的9成,通常小於1公分,常出現在胃體和胃底部,變成胃癌的風險很低,可不切除。張錦權強調,此類型的息肉好發於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氫離子幫浦抑制劑(PPI)和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者,且只有服用強效制酸劑超過一年以上,才會容易出現胃底線息肉。
雖然基底腺胃息肉癌化的機率很低,但許秉毅仍提醒民眾,若息肉大於 1公分或表面有糜爛、紅腫、凹陷等,還是有癌化的風險,建議手術切除。
增生性胃息肉
增生性胃息肉是臨床上第二常見的胃息肉,約佔5-10%左右。張錦權說明指出,此類息肉常出現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胃竇部合併慢性胃炎者、胃部分切除手術後引發的慢性發炎者。研究顯示,增生性息肉常於幽門桿菌感染根除後減少或縮小。
許秉毅表示,這種類型的息肉大多屬於良性息肉,通常小於2cm,且黏膜表面易有糜爛,如果大小超過1cm則易增加癌化的風險,原則上會建議切除。
腺瘤性胃息肉
約佔良性胃息肉的1-2%左右,常發生於70歲以上患者。這類胃息肉多無任何症狀,常出現於胃竇處或胃體和賁門處,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為腸胃道出血,和少部分因阻塞所造成的腹脹症狀。
張錦權強調,腺瘤性胃息肉發生的原因為幽門桿菌感染、萎縮性胃炎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另外,胃腺瘤性息肉臨床上也被視為胃癌前的變化組織,有文獻指出,約有40%的腺瘤性息肉內部含有惡性細胞;因此,若發現此種胃息肉,都應當給予切除處理和規律的每年胃鏡檢查,以防止之後癌化演變成胃癌。
胃檢查有息肉,先確認「1」件事
一般而言,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與幽門桿菌感染有密切關聯,張錦權認為,患者應先確認是否有幽門桿菌感染的情況,若有此菌感染應該要接受藥物治療。對於胃底腺息肉有部分成因和服用強效制酸劑有關,所以減少此類藥物的服用(少於一年),胃息肉就會減少和縮小。
許秉毅提醒民眾,當檢查發現胃裡有息肉時,當務之急為確認其類別,腺瘤性胃息肉及增生性胃息肉癌化風險較高,應與醫師討論合宜的處理方式,盡早將息肉去除。他指出,目前胃息肉切除術相當進步,可採取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進行切除。
文/邱玉珍、巫俊郡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