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貧血難發現一張表快速檢驗!更年期後還貧血,警惕3大危險信號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2月14日03:00 • 發布於 02月13日03:00 • 新聞中心蔡經謙

女性每個月都有生理期,所以有時貧血問題經常不以為意甚至習以為常,然而,若是已經停經的中高齡族群仍有貧血情形,就必須提高警覺了!日本內科醫師秋津壽男提醒,貧血可能是癌症等三種疾病的警訊,建議透過簡單的「貧血自我檢查表」來快速初步評估自身狀況、考慮是否就醫檢查。

貧血是身體缺氧了!水腫、容易喘也是警訊

血液透過心臟將氧氣及養分輸送到全身,並排出二氧化碳。其中,紅血球扮演著運送氧氣的關鍵角色,而所謂貧血指的是紅血球數量不足,導致供氧機能變差,就算血液總量沒有變化,若紅血球和血紅素減少,人體仍會面臨氧氣不足的狀態。

日本內科醫師秋津壽男進一步解釋,身體出現貧血時,會藉著增加心跳速率與呼吸頻率來補足氧氣,因此可能出現稍微走路就很喘、暈眩等情形。另外,心悸、嗜睡、臉色蒼白,或是沒有心腎疾病卻腿部水腫,也都是要特別注意的常見症狀。然而,我們的身體可能逐漸適應、習慣了貧血狀態,導致更不易察覺病情,加上高齡族群本身也容易感到頭暈或呼吸急促,更難自我發現問題。

中年後貧血容易無自覺!當心潛藏疾病前兆

危險的是,貧血可能增加其他疾病風險,例如大腦等重要器官若長期缺氧,心臟負擔會加重,進而可能提高心臟衰竭、心肌梗塞的風險。總結來說,貧血才不只是單純最近比較累,相關原因除了身體機能老化、飲食習慣變化,也有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危險信號,最好不要輕忽。

  • 老化因素:隨著年齡增長,造血功能逐漸衰退,可能導致貧血。

  • 飲食變化:肉類富含鐵質,然而中高齡族群的飲食習慣往往與年輕時不太一樣,比如牙口不好變得不愛吃肉,當攝取的鐵質變少了,就可能影響造血功能。

  • 潛在疾病:

  • 消化道出血: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可能導致慢性失血。

    • 各種癌症: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發現,半數癌症患者都有貧血症狀,例如胃癌、十二指腸癌、食道癌等,可能出現出血,或因癌細胞轉移至骨髓而影響造血能力。此外,癌症患者常有倦怠、食慾不振、體力降低、消瘦等徵兆,身體虛弱加上抗癌藥物副作用也可能有貧血狀況。
    • 造血細胞相關疾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破壞紅血球並影響紅血球生成。

貧血難發現?簡單「貧血自檢表」幫你快速判斷

秋津壽男醫師建議,中高齡族群盡可能定期健康檢查,平時還可以透過以下「貧血自檢表」做簡易評估。若符合兩項或以上,可能要懷疑貧血的可能性,不妨儘速就醫檢查。

【貧血自檢表】

  • 頭暈目眩
  • 腿部容易水腫
  • 牙齦或下眼瞼內側蒼白
  • 爬樓梯氣喘吁吁
  • 經常想吃冰塊

另外,秋津壽男醫師強調,平時均衡飲食、適量攝取牛肉、豬肉等富含鐵質的食物,就能在日常當中幫助預防貧血,雖然豆類、小松菜等蔬菜也含有鐵質,但吸收率較低,建議與動物性鐵質來源搭配食用更加分。若貧血與潛在疾病相關,切勿自行補充市售鐵劑,以免鐵質過量反而增加身體負擔,甚至提高肝癌風險,若有疑慮應先諮詢專業醫師。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貧血難發現一張表快速檢驗!更年期後還貧血,警惕3大危險信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